社会性动机之兴趣与成就动机
(2020-09-08 11:52:52)一、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努力学习,广泛涉猎相关的知识,并能影响对于事物的态度,废寝忘食地工作,影响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教师对教育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推动他们刻苦钻研业。
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如对体育、绘画、书法活动的爱好等。兴趣与爱好是和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联系到快慰和满意等积极情绪在一起的。当人们兴趣盎然地进行某种活动、获得某种认识时,他们常常到体验人的认识兴趣,其在个体发育中出现得很早,它最初表现为个体对环境的探究活动。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的关系,如人在完成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兴趣,但对研究的结果有兴趣,这种兴趣就是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重要地位,因而应该重视它的形成和培养。兴趣有不同的品质。有兴趣的广度,指兴趣的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一般地说,兴趣广泛有利于人们获得较广博的知识。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高;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职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能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人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如果孩子被迫进行活动,其行为结果也得不到奖赏,这样成就动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他们虽然也会参与活动,但不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成就动机是可以测量的。麦克兰德创造了一种投射测验,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展现在人们的想象或幻想中,这些想象能表现出动机。
人的成就动机还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等,婴儿它和权利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多黑龙江省教师招考信息请关注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