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知觉知多少?
(2020-09-08 10:02:00)一、时间知觉的概念与四种形式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连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它有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1)对时间的分辨
举例:午饭后,小憩了一会儿,接着客人来访,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些活动区分开来,这就是对时间的分辨。
能够区分上午、中午和下午;能够区分昨天、今天和明天。
(2)对时间的确认
举例:知道今天是2020年6月29日,去年是2019年等。
(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举例:这节课已经进行了半小时;这个会议已经开了5天;这场考试已经进行了40分钟等。
(4)对时间的预测
举例:两个月后就是暑假了;8天后要参见教师招聘考试;还有30分钟就放学了等。
备考角度:例子反选。
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由于时间只有在事件进行之后,才能做出估计,因此知觉时间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依据。
2.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
人的生理活动,许多是周期性的、有节律的活动。如,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次-70次;从进食到饥饿,每个周期4小时~6小时等。人们依据身体组织的这些节律性活动,也能估计事件持续的时间。如,根据自己的饥饿感觉,大体估计现在是应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3.借助计时工具
如日历、时钟、手表等。借助先进的计时工具,我们不仅可以准确地估计世纪、年、月这样较长的时间,而且可以准确地记录极其短暂的时间。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时间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举例:一节课,如果内容丰富、有趣,听课的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一个报告,内容贫乏、枯燥,听众就会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人的兴趣和情绪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举例: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更多黑龙江省教师招考信息请关注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