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6)千年的水上村落,拉索大桥

标签:
文莱斯里巴加湾水上村落文莱河 |
分类: 亚洲 |
文莱(6)千年的水上村落,拉索大桥
文莱河,在斯里巴加湾的旁边流过时,形成一个水面宽阔的河湾及沼泽地,在那宽阔的水面上,有个2.6平方公里的水上村落,是世界上最大的传统水上村落之一。
这个文莱的著名景点,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最早是为逃避战乱或野兽虫蛇威胁的马来人,利用水边的红树资源,在水上搭建房屋,逐渐形成几十个水上村落。
早在1521年,曾随麦哲伦远航的意大利旅行家安东尼·帕加塔,把这里称为“东方威尼斯”。
十七世纪起,成为文莱的首都。1970年,“文莱市”改名为“斯里巴加湾市”,意为“和平的市镇”。
水上村落,就靠着市中心,在拉索桥那边。挨着拉索桥拍拉索桥,特别有趣。可惜不知大桥的名称。
在水上村落,远眺最中心的水上清真寺,可见水上村落,就挨着市中心。
整个水上村落,有三千多栋房屋,约10个村落,3万多居民,大多为中低收入。
虽然水村继续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那里还有学校、邮局、消防、警察局、诊所、村委会、清真寺等,是个相当独特的水上社区。
回程时在大桥上,居高临下拍的水上村落。水上的所有建筑和通道,都是在桩子上建房建路。
水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种木制快艇,即“水上出租车”,方便村民及游客在水村与陆地、水村各区域之间的往来。
第一次打听乘船,每人要3文币,太贵。那天去水村,还带了与我同住的美妞,是深圳某公司外派在马来西亚工作的,到文莱玩10天。美妞的英语好,向一刚下船的乘客打听票价,1文币。有数了,我们只是希望享受国民待遇。
那儿的船多,后向一船家问价,每人1文币(5¥),于是3人全上船。(不乘船,也能到水村,只是有的地方要绕点路。而有的地方,就挨着陆地)
上船时没什么感觉,而下船,感觉两边晃的厉害。那美妞还特意回头拉了我一把,估计她也觉得太晃。这是另一条更小的船,停靠码头。
刚上去的地方,特别破败,有的只剩有露出水面的桩子。
那美妞不仅爱猫,还养过猫,所以见到喵喵就走不动,走过去撸撸。
我奇怪,为什么一路上只见猫没见狗?美妞说,因为这儿只有鱼吃。哦!
我只看过这一家装超宽超高的防盗门。这一片区域,应该是新区,人行道都是水泥路,走起来,用不着有些紧张的盯着脚下。
清真寺,是水村的精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