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13)古城,双门,少女塔,希尔万沙宫

标签: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古城双门少女塔希尔万沙宫 |
分类: 亚洲 |
巴库(13)古城,双门,
巴库的石头城墙,建成于1138年,完整地围着古城,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高5-10米,厚约3.5米。
1608年,在距内墙10-12米处加建外墙。两道城墙之间掘有壕沟,引入海水。1806年,沙俄征服巴库后,城墙得以加固。
1886年外墙被移除,外墙的城门移入内城,与内城的沙马基门,并成了今天的阿巴斯沙赫门,也称“双门”。
“双门”的上方,刻着希尔万沙王朝的徽标:两只狮子,中间是一牛头,两侧有两小圆。牛头代表财富,狮子代表勇敢和守护,两小圆代表日、月。
夜晚,“双门”的门里与门外。
2001年,巴库古城,连同少女塔、希尔万沙宫,列入世界遗产。
巴库地标性建筑,少女塔,濒临里海,塔基建于巨石之上,高28米,8层,由石灰石堆砌而成,塔内可容纳200人。内有一口水井,可做长时间坚守。
建塔时,里海的波涛就在塔脚下拍溅,但现在,里海已后退了几百米。1304年发生特大地震,许多居民点夷为平地,而此塔却安然无恙。
官方最新资料,公元前4世纪,少女塔是拜火教的火祠,拜火教徒遗体在塔顶进行天葬;12世纪,纳入城防体系;18-19世纪,也被当作灯塔,为进入巴库港的船只指方向;1964年,成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为何这座形如壮汉的石塔,却得名“少女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各种版本的跨阶级的爱情悲剧,权贵父亲,嫌其男友贫穷,将纯情少女关入塔内,少女含恨跳海,男友闻讯以身殉情,少女塔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此塔是防御工事,曾有百多名少女躲进塔中逃过劫难。
存续近700年希尔万沙王朝,与巴库的发展紧密相连。861年-1538年,波斯化的希尔万沙王朝,统治了阿塞拜疆的大部分领土。首都原在沙马基,1191年被地震摧毁,第21任希尔万沙国王,将首都迁往巴库。现存的建筑,大部分由第34任国王(1418-1465年在位)建于15世纪。直到1538年,被波斯萨菲王朝灭亡。
古城位于一个小高地上,在城里最高点拔地而起的希尔万沙宫,建筑群优美地散布在城里的山丘之上。1964年设为博物馆。
浴室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部分。信徒被要求每周必数次洗浴。现存的伊斯兰浴室或遗址,都在各入口附近,风尘仆仆的商人,到古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浴。
网上下载的古城俯瞰图。
古城附近的建筑,有些也许在古城里面,是阿拉伯建筑和欧洲建筑的融合体,后期大都是巴洛克风格。
阿塞拜疆曾经非常厉害过,是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国,这些大多是百年前的建筑。那时的建筑,雕塑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