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萨克,到乌兹别克的首都塔什干(1)

标签:
哈萨克乌兹别克塔什干地铁 |
分类: 亚洲 |
从哈萨克,到乌兹别克的首都塔什干(1)
2023年9月21日,从哈萨克飞入乌兹别克。哈、乌2国,都对中国免签,但乌兹别克是有条件免签,必须飞进飞出,免签十天。
这是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飞到乌兹别克的首都塔什干。飞行1小时15分,往返1200元,属廉航,只能带8公斤物品。另外,也可从乌鲁木齐、北京,直接飞塔什干。
在乌兹别克,现还不能兑换人民币。经换算,1元¥=1600乌币。乌币面值太大,花钱时总忍不住想,合¥是多少。后来发现可如此简算,3¥=5000乌币,6¥=1万乌币。
下面是我用过面值最小的1000元,最大的10万元。
下了飞机,先是坐公交,注意看两边的车窗和窗帘,平时是这样。
后来司机讲了句什么,嚓一声,两边的窗帘立马全拉上。当时猜想,要放冷气?果真是。司机只一声,其他乘客,配合的是真好。既防太阳照射,又防冷气外泄。中国的六十年代,也是如此的听招呼。
特别在此夸夸哈、乌2国的社会秩序与风气,不愧为前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好。
我虽不能说是满头白发,但也是白发苍苍,每次都有人主动让座。有时站客,还会主动开口,叫没注意到的坐客,为我让座。被叫到的,都是立马让座。搞得我特别不好意思,只能用俄语说谢谢。
下了公交,经过这些街景,向地铁走去。
以前,我曾独自或结伴到国外自由行,都是自己查资料做行程,后来又学会订机票、住宿,很费时间和精力。
而这次自由行,除了知道要到哈萨克与乌兹别克,其它的一概不知,也不想知,只管呆头呆脑的跟着就行,极像是“跟团游”。我只上网查过2国的气温,得知道该穿什么。
而那位发起人,不仅要安排行程,还要忙着订机票、住宿等。平时,还要拿着手机在前面导航当导游,就差没举小旗子。
苏联时期,如城市超过100万人,就可造地铁。1977年,塔什干成为第七个拥有地铁的苏联城市,也是中亚的第一条地铁。目前有蓝、红、绿三条地铁,总长36.2公里,29座站,平时很繁忙。
因具备“核攻击防空洞”的功能,需防敌特,站内严禁拍摄。1991年苏联解体后,此政策仍延续。后来的继任领导,开始改革开放,吸引投资者和游客。
2018年,政府意识到地铁的旅游业潜力,取消了其军事设施的分类,解除了长达41年的拍照禁令。于是“地下博物馆”得以华丽展示。
这是我坐的第一站,感觉太美妙。当穿红衣的同伴站在正中,比后面那张好看太多。
下面是我先后坐过的地铁站。地铁票1400乌币,约0.88¥。只要不出站,随意坐。可惜我们只在塔什干住3夜,实在没时间专门欣赏地铁。网上说,蓝线的航天员站,普遍认为最美。遗憾没碰到。
这是青旅Trip.Le Hostel,进大门后,是小院,然后是漂亮的小红楼。国外的青旅都很规矩,主要是公共设施好。不像国内,凡能见缝插针的地方,都改成住房。
欧洲人生活讲究,对烫衣服特别来劲。我多次看到欧洲男士,正儿八经的烫衣服。
乌兹别克虽是亚洲国家,实际都是按前苏联的生活方式。看欧洲人切西瓜特别有趣,大多是反过来切。我第一次在东欧某国看到时,还纠正过一女的,她也是这种样切,我比划做示范后,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现在看来,欧洲的不少人,都是如此切法,也不怕把西瓜瓤搞脏了,瓜汁也淌走不少。
青旅的免费早餐,面包、饼干、奶酪、巧克力酱、黄油、水果,管饱。
男驴友是每夜9美元,我和女伴是每人每夜11美元。原来我俩是两人间,还是个美妙房。男驴友看了,也拍了几张。
因为还要回塔什干乘飞机,最后又回到这青旅,不过没再住那美妙房,而是住这间,房间一般,但有个对外的窗户。
我们就住在这些标志明显的大楼附近,它就像个灯塔,便于我们找住处,知道该下公交了。
这是在窗口,看到的另一番夜景,特别是那弯弯的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