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29)马德里精彩纷呈各代建筑各领风骚

标签:
西班牙马德里街景太阳门广场皇家教堂火车站 |
分类: 欧洲 |
西班牙(29)马德里精彩纷呈 •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1561年成为首都后大发展,但到卡洛斯三世(1716-1788年),才真正成为大城市。18世纪菲利浦五世时代,大兴土木建新王宫,贵族们纷纷效仿,艺术家、工匠纷纷涌入,从而形成精彩纷呈的马德里,历史建筑大多是那个时期留下。
西班牙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突出的国家之一,从罗马文明到阿拉伯文明,从伊斯兰教到基督教,外来文化先后在伊比利亚半岛传播,互相影响和融合,最终形成了西班牙独特的风格,在马德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的马德里有三多: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多,纪念广场多,名人雕像多。在老城随意逛,犹如参观建筑博物馆,1962座各种风格各个时代的古建筑,各领风骚。
建于16世纪的圣耶罗米皇家教堂,伊比利亚哥特式风格,是当时最大的大教堂,现仍以独特的风格闻名于马德里。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曾将此教堂作为沉思冥想之地,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1975年的加冕礼就在此举行。
著名的太阳门广场,位于市中心,最早起源为15世纪的东城门,因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得名太阳门。广场呈半圆形,十条街向外辐射,一直都是马德里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广场中心矗立着卡洛斯三世的铜像,直到18世纪的卡洛斯三世时代,马德里才真正成为大城市。我到广场时天色加速变暗,9点多离开时,广场还很热闹。
同伴觉得累,先回了旅馆。问我看到“熊抱树”吗?我问,什么样子?她在手机上搜出“熊抱树”。我摇头肯定没看到,但这种样的雕塑,我在其它几个国家看过。
同伴说,“熊抱树”就在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的市徽。据说那里原是森林,一小男孩在森林耍时碰到熊,就爬树上,这时妈妈来找他,男孩大喊“妈妈快跑”,这句话西班牙语的发音就是“马德里”。据说那标志,13世纪便出现了。
这么重要啊!周边有什么标志?放大那照片,模模糊糊看出旁边是地铁的椭圆玻璃出口,我在广场看到过。
第二天就要离开马德里,当时虽已晚10点,但我们还是去了太阳门,旅馆离广场10分钟。先找到那玻璃出口,绕了一圈,还是没看到熊。
拿手机上的截图照片给警察看,警察往几米外黑乎乎的地方一指,以为他开玩笑。别看我拍的“熊抱树”挺亮(后期加亮),实际的场景是黑乎乎的。整个广场就不太亮,我当时就奇怪,为何不给“市徽”专门打灯?
这是专门探路时拍的,因隔天一大早,就要从这里乘机场大巴到飞机场,5欧元。在外国自由行,我一般都会从旅馆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预先探次路。好处多多。
在马德里,中介只安排住一夜,因隔天的一大早就要赶飞机,相当于就玩大半天。不过我是从中午11点玩到晚11点多,相当于玩了一整天。看到的都是精彩纷呈,一直都在兴趣盎然精神抖擞的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