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54)中国第二大口岸城市·拱北口岸

标签:
广东珠海第二大口岸城市拱北口岸青茂口岸板樟山慢行隧道 |
分类: 长江以南 |
广东珠海(54)中国第二大口岸城市 · 拱北口岸
珠海,是仅次于深圳的中国第二大口岸城市。南与澳门陆地相连,东与香港水路相距36海里。
拱北口岸,毗邻澳门,陆路与澳门相连,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2011年首次超越深圳的罗湖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也是珠海最繁华的城区。
当年设立海关,是以该地区标志性拱桥的“拱”字,著名北岭的“北”字,定名“拱北关”。
因口岸广场旁边是公交车的聚集处,我每天往返都得经过口岸,发现晚6点多,从澳门回来的人多。当地人说,晚九十点人更多。12月黑得早,其实才6点半。
在火车站天桥上,远眺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西南侧约800米的青茂口岸,坐落在珠海茂盛围与澳门青洲相邻的鸭涌河上,位于城轨珠海站正后方。
这个跨越粤澳两地的青茂口岸,将在鸭涌河上修建约400米长的全封闭出入境通道,与城轨珠海站、珠机站对接。
珠海大部分地区,自南宋起至民国时期,属香山县辖地。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香山县改称中山县。
1952年析设移民县,1953年更名珠海县。1958年底又并入中山县。
1961年复置珠海县,县府驻香洲。1979年撤县设市。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是最早四大特区之一。2010年,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濒临南海的珠海,素有“南海明珠”美誉。拱北附近的海滨及街景。
2020年6月23日开通的“板樟山慢行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