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丰(29)红宫、红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标签:
广东海丰红宫红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部队会师之地 |
分类: 长江以南 |
广东海丰(29)红宫、红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是由当年的红宫、红场开辟而成,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场所。
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
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海丰学宫召开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当时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覆盖墙壁,以示代表红色政权。
于是始建于明代1379年的海丰学宫,改称“红宫”。此后,许多重要会议都在此召开。
在纪念馆附近的“彭湃纪念医院”,应该与曾经存在过的平民医院有关。
红宫的隔壁是红场,原为“东仓埔”,占地2.2万平米,苏维埃政府将东仑埔更名为“红场”,门上“红场”系彭湃手书。12月1日,在此召开5万多人的大会,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彭湃等在大会上发表演说。
1986年,在红场中心安放彭湃烈士铜像。后来增设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三组群雕等。
1928年1月2日,董朗、颜昌熙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此胜利会师。红二师与红四师的两个纪念亭,分立两边。
拍了红四师,自然要去拍红二师。没想到一小女孩看我过去,特意站到了石碑前面,我一声不吭的站了一会,等着她的“自觉”。感觉她是有意为之,于是我拍了石碑背面的介绍离开。谁知她见我十分钟后又回来,特别想拍,干脆挡的严严实实。
当时已4点半,我没时间再去乱绕,也走了一整天。就在我准备放弃,她爷爷发现了。见劝说无用,爷爷去拉她,小孩犟起来是很有劲的,爷爷很费力的先把她拽离石碑,然后用力的推着她走。看爷爷用力的拉拽,我说了声,别拉,没事。见他拉拽成功,说了声谢谢!
想过拍老少两个一拉一赖的极妙场面,怕刺激女孩,没拍,最后抢拍一张已到碑后的爷孙俩,爷爷还在用力推着,大脚抵着还是不甘离去的小脚。
爷爷最了解孙女的秉性,所以才费力拉拽。我只是在旅游中偶遇有趣的小插曲,无所谓。一般挡着不让拍照的熊孩子,大多闹一会儿,而她太能“坚持”,不是一般性的小心眼,就是要让别人不高兴,以后与她朝夕相处的同学、同事……
红场里的领导人题词碑廊、十位领导人雕塑。
在红场里看到的刘氏家塾,曾经当过工农兵代表的住宿处。
但刘氏家塾的正门,是在红场的院外,挂着“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的门匾。
在红场的里面拍红场大门。
在红场外拍红场大门。
路过隔壁的红宫大门,看到工作人员在门口等着,几分钟后陆续来了一些人。
要问是什么样的贵宾到来,看看临时封路(行人自由通行),就知是什么样的贵宾了。可能我又偶遇指导工作的高级“专家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