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53)秀英炮台,清朝四大海岸炮台,炮轰日寇

标签:
海南海口秀英炮台清朝四大海岸炮台抗日战争打日寇秀英村 |
分类: 长江以南 |
海口(53)秀英炮台,清朝四大海岸炮台,炮轰日寇
海口,古称海口浦,是海南各方面的中心,与雷州半岛相望。明代,筑城设防,称海口所城;清代,修炮台,置海口水师营,巩固海防设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 (海口)被西方列强划为通商口岸。
修建炮台,是因为19世纪80年代爆发的中法战争,法国企图侵略中国西南,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
作为遗址公园形式对外开放,是近几十年的事。2013年,海口投入600万元修缮炮台,并于当年12月底重新开放,优惠票价5元。
不过,原炮台的大炮,有些在大跃进时被“大炼钢铁”,现在展示的大炮,都是按比例缩小的仿制品,由海南铸管厂制造。所以大炮的气势明显不足。如若是近几年,大炮的尺寸应该不会缩水。
每个炮台均设有指挥室、藏身洞、弹药库、送弹孔,兵房顶部设有空气流通孔,
为了防备法军的炮台,并没发挥作用,因为法军没过来。倒是在40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大显神威,最神奇的是, 60多位前清的“炮兵”视死如归,自发上战场,在3小时的战斗中,发射了百余发炮弹。而应该保家卫国的国民党军队,前面虽然加固修缮了炮台,其中4门炮台还加了顶盖,但是日军一旦打过来,照例又早早“撤”了,说好听点,叫做“保存实力”。
因为下雨,我看到的游客不到十人。迎面走来一位中年男子,特别兴奋地感慨,现在搞得这么好啊!以前这里靠着海边,后来围海造地,就离海边很远很远了。
我还没来得及回话,他已高兴地走过去。应该是这儿的老居民,好多年没进过炮台。
这是在秀英炮台上看到的炮台外。难怪让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奇怪,海岸炮台,怎么会离海边那么远,当时的炮弹,最远只能打10公里,原来是后来的围海造地。
我去炮台的时候,是在“秀英村”站下的公交车,从秀英村过去的。现在的秀英村,是个有些杂乱的老居民区,有些小绕。
后来从秀英炮台出来,发现走大路到主干道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