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中心广场地区主教堂纪念碑雕塑 |
分类: 美洲 |
墨西哥(2)瓜达拉哈拉是第二大城,瓜达拉哈拉教堂
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是沿用西班牙一个城市的名字。此名源自阿拉伯语,是“石头之河”或“要塞之谷”的意思。1519年西班牙入侵墨西哥,1522年在墨西哥城建立新西班牙总督区。
在白人的地盘,常有“沿用”的城市名。而在中国的亚洲文化圈,从来都避讳“同名”。
原来的瓜达拉哈拉镇,位于现在的圣胡安,西班牙人决定将小镇搬到个好地方。于是从1533年开始,经过几次迁移,到了现今的地方。1542年,卡洛斯五世国王颁令建立瓜达拉哈拉市,1560年确立为省会城市。在殖民时期,是新加利西亚的首府。
现在的瓜达拉哈拉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城,哈利斯科州的首府。虽是老二,但无论从人数还是城市规模,都与墨西哥城相距甚远。
中国游客去的不多,偶尔看到一篇游记,他们是从瓜达拉哈拉飞到美国。我当时正在寻找从美国能飞入哪个城市,靠着我要去的旅游小城。当看到瓜城还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城,欣喜若狂。
这个著名的历史名城光辉灿烂,墨西哥的许多传统嘉庆都起源于此。现在的城里到处可见西班牙风格的历史遗迹,上百个宗教特色建筑,最重要的是瓜达拉哈拉大教堂。
瓜达拉哈拉大教堂,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61-1618年,原址是3世纪时的清真寺。1818年,地震摧毁了双塔中的一个塔,很多年后,按大主教的意愿,设计为新的黄色双塔。这座墨西哥五大教堂之一的天主教堂,是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和摩尔式混搭的豪华教堂。从四面看大教堂。
这座瓜达拉加拉的主教堂,可容纳400多人同时祷告,三面有门,随意进出。
大教堂里两侧的分祭台。我拍过玻璃棺材里的遗体(很逼真),最后还是选用了有人挡着她面部的这一张。
与大教堂并排相连的教堂。
以大教堂为地标的市中心广场,周边大多是纪念碑、机构、博物馆、剧院等。
大教堂后面的自由广场建于1952年,4米高的铜像,是墨西哥国父、神父伊达尔戈。1810年9月16日,伊达尔戈在瓜纳华托州多洛雷斯敲响了独立的钟声,号召人们摆脱西班牙人的统治。10月,伊达尔戈率领的独立军进攻墨西哥城未果,转而北上瓜达拉哈拉。12月6日,伊达尔戈签署了废奴法案。所以这座雕塑,是挣脱铁锁链的造型。
左边的那二排红底白色立体字“GUADALAJARA”,就是瓜达拉哈拉的西班牙文。
建于1952年的圆形纪念碑,由17根大柱环绕而成,周围20尊铜像,是哈利斯科州著名的科学家、建筑师、革命家和作曲家,包括何塞·克莱门蒂·奥罗斯科(1883-1949年),墨西哥壁画运动三巨头之一。有些人还长眠于此。
在过街天桥上看到的瓜达拉哈拉大教堂。
那么个著名而热闹的大广场,竟有很多擦皮鞋的正规摊点,墨西哥人还挺讲究。
广场上忙着搭架子,迎接即将到来的亡灵节。11月1日和2日,是墨西哥的亡灵节,别看节日就2天,但墨西哥人前前后后要欢庆一个月,墨西哥人真是乐天派。中国人会“欢庆”清明节吗?而且还兴高采烈地欢庆一个月。
那时距离亡灵节还有一个星期。就在市中心的大广场边上,有很多临时的石雕摊点,这些石雕,都与亡灵节有关。
我是特地去看亡灵节的,看了5个城市,我觉得,瓜达拉哈拉的“节日气氛”最淡。也许是我去早了?
因为是第二大城市,我预定在瓜达拉哈拉住4夜玩5天,时间是长了点,但是有地方玩。我主要是觉得这个城市太死板,极像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兑换外币,在这个兑换一条街上,十多家兑换点,兑换的汇率竟然完全一样,都是1美元换17.6比索。
后来听同伴说,她在这儿银行换的是1:18。在国外,一般都是兑换点比银行合算,各兑换点的汇率有差异。瓜达拉哈拉真是个例外,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