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夫迪夫古罗马剧场、古罗马竞技场///保加利亚(14)
(2019-06-01 12:27:35)
标签:
普罗夫迪夫古罗马露天剧场古罗马竞技场 |
分类: 欧洲 |
保加利亚(14)普罗夫迪夫古罗马剧场 、古罗马竞技场
普罗夫迪夫(Plovdiv)是仅次于首都的第二大城,普罗夫迪夫州的首府。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甚至比我们熟知的罗马、雅典、君士坦丁堡的年代还要久远,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最早为色雷斯人村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建为军事要塞、都城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罗马色雷斯省首府,已相当繁荣。
由于普罗夫迪夫地处保加利亚中部地区,保加利亚人和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人一直争来夺去。
1364年土耳其占领后,称为“菲利普波利斯”,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军事、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15世纪,城市改叫现在的“普罗夫迪夫”。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是保加利亚民族运动在东鲁米利亚地区的中心。
1878年俄土战争后,成为东鲁美尼亚首府。
1885年,东鲁米利亚在保加利亚统一潮流中,归属保加利亚。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沟通中欧和西亚的国际铁路干线建成后,贝尔格莱德至伊斯坦布尔的国际干线由此经过,普罗夫迪夫发展成为保加利亚南部最大的交通和贸易中心。
普罗夫迪夫虽然屡遭战乱和地震,几度兴衰,但是全城遍布古代遗址和罗马道路,古迹众多,是保加利亚最具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
在普罗夫迪夫全部景点观光中排第1的是“古罗马露天剧场”,位于老城南门。
罗马帝国时期,是普罗夫迪夫历史上最辉煌时期,古罗马人在此修建了大量公共建筑、教堂、公共浴室和剧院等。这座保加利亚保存最完好的古剧场,是在特拉罕皇帝统治期间的二世纪建造。后在一次施工中偶然发现。
古罗马露天剧场,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依山砌成,圆柱形希腊古典式建筑,舞台高3.1米,两边保留着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20排3500个大理石座位,呈扇形围着舞台。虽然有些坍塌,大理石雕像残破斑驳,依然可见旧日风采。经过彻底的恢复,现在还常用于各种演出。
古罗马露天剧场的周边,是成片的红瓦小屋,高低错落地掩映在浓密的绿树间,再远处是现代的城市建筑,视线可一直延伸至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这一切都成了露天舞台的最美背景。
整个普罗夫迪夫坐拥6座青山,老城北侧的祷告山,海拔200多米。公元前5000年,这里曾是色雷斯人的定居点,后来是马其顿人、罗马人、拜占庭人、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因山高易守难攻,逐渐发展成为守城的据点,山上有秘密通道直达山脚下的马里查河。
山顶上,除了大小岩石,更多的是遗址和废墟。
那么多人等着看落日,于是我也等了会,5点10分拍了几张赶紧下山。一旦太阳真的下了山,一是看不清脚下,二是不易回旅馆。
百年前,土耳其人曾统治过保加利亚近500年,不过遗存的土耳其建筑并不太多,应该是当地人不喜欢吧。在这座城里,我只看到过几座明显土耳其风格的大建筑。
在山上拉拍的土耳其建筑,不知是教堂还是浴室,现在也许是博物馆。
具有浓郁土耳其风格的清真寺。不同于其他宗教用击鼓、吹号或敲钟召集信徒,伊斯兰教是用口召唤信徒礼拜。这个高耸的宣礼塔又称唤礼,塔越高,声音就能传的越远。宣礼塔上的大喇叭,证明这是一座正在使用中的清真寺,但是有些破旧落寞。
鹤立鸡群,在哪都能看到的宣礼塔,是另一座土耳其清真寺,细看宣礼塔的图案,就知是另一座清真寺。宣礼塔上放的不是高音大喇叭,而是用于夜间亮化的射灯。
苏玛雅清真寺,建于1363-1364年,说是在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拉德二世统治时期建造,其实是将原来的教堂改建成现在的清真寺,上有9个圆顶和27米宽的祷告大厅。这是保加利亚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虽然高大美观,但是白天没开放。晚上比白天热闹,里面灯火通明,可是没人进去,门口又站着有点像看门的人,搞不清怎么回事,我也就在台阶下面拉拍了2张。现在很是后悔,当时应该去试试,说不定是随便进呢。
位于步行街地下的古罗马竞技场,建于公元193到211年间,是以古希腊的德尔菲竞技场为原型。竞技场长240米、宽50米,可以容纳3万人。古时,罗马竞技场曾举办多种体育运动,此外还有角斗士和动物之间的搏斗等。如今地面上露出的只是竞技场北侧的一小部分,一个13层的观众席,仅这一小部分就可想象当年的雄伟。
虽然绝大部分还被埋在步行街及周边房屋地下,若要进一步挖掘,不但技术上非常困难,还有耗费,所以当地政府暂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