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26)

标签:
罗马人国家首都简史首都建筑 |
分类: 欧洲 |
罗马尼亚(26)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在拉丁语里,“罗马尼亚Romania”是“罗马人的国家”之意。
位于东南欧的罗马尼亚,历史悠久,祖先是达契亚人,达契亚人属于色雷斯人,是古希腊人的近亲。
公元前70年,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的达契亚国。
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作为防御日耳曼人西迁的前线,大批罗马军队派驻于此,那些远离本土且长期驻守的罗马军人,便与达契亚人开始了民族融合,达契亚被快速罗马化,拉丁语取代达契亚语。所以,罗马尼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罗马人的后裔。
公元271-272年,罗马军团撤出,对达契亚的直接统治宣告终结,因为罗马帝国衰落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这里曾被匈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野蛮民族占领,但都无法像罗马那样快速改变这里的语言与文明。
15世纪中叶后,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成为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辖下的自治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
1859年,法国为了制衡俄罗斯,阻止其再次南下,鼓励奥斯曼的两个藩属公国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合并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
1862年,两公国实现统一管理,定名为罗马尼亚公国,在承认土耳其宗主权的前提下实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
1866年,罗马尼亚联合王国国务会议决定,请德国亲王卡罗尔出任罗马尼亚的国王。这个弱小的国家,很识趣地找了座强大的靠山,狐假虎威。因为当时国内各地分制、周边各国又欲瓜分,面临分裂和被分割的危险。
1878年俄土战争中,卡罗尔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罗脱离奥斯曼的控制,正式独立,卡罗尔也正式加冕为第一任开国君主。到他去世的1914年,执政48年,推动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1914年一战爆发,头两年罗保持中立,作壁上观。当1916年8月俄军在东线取胜,罗随即加入协约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穿过喀尔巴阡山隘口,想趁机收复特兰西瓦尼亚。谁知被德奥反杀,四个月后,罗全国沦陷,被迫签订停战协议。
一战后,战败的奥匈帝国瓦解,欧洲版图巨变,各国回顾自己的光荣史,把传说中祖先统治过的都纳为己有,波兰和罗马尼亚因是苏联的邻国,得到英法的“特别关照”, 原被匈牙利统治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并入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称作“大统一”。罗还获得了布科维纳……南多布罗加(大多是保加利亚人)。
靠着大国间的博弈,罗在100多年后成功复国,大罗马尼亚的理想终于实现。但这种疯狂的扩张,使得罗有了三个“满怀冤屈的邻居”:处心积虑的苏联、愤恨不平的匈牙利、心怀不满的保加利亚。后来都进行了报复。
1921年5月成立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
1940年,受德国的压力,被迫将部分领土割让给保加利亚、匈牙利(因二战又战败,后归还.
罗军的战斗精神与能力,被德军认为是各轴心仆从国中最强的。但是罗军在围攻斯大林格勒时,却被指责是失败的罪魁祸首,拖了德军的后腿。罗不仅在前线对苏作战,还是德军石油等战争物资的供给基地,把自己完全绑到了德国战车上。
1944年3月26日深夜,苏军强渡普鲁特河,开始进攻罗马尼亚。8月23日,罗共发动罗马尼亚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转而加入反法西斯战争。
1945年3月6日,罗成立联合政府。但是罗最终没能保全1940年时的国土。二战后,苏联还是划走了比萨比拉亚(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隶属俄国),将其拆分成两部分,沿黑海的南比萨比拉亚划归乌克兰,其余则成立摩尔多瓦,由此划定的国界至今日未变。。
1947年12月30日,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48年2月,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工人党。1955年加入华约组织。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罗也成了苏联的小兄弟。
1965年,改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恢复共产党名称。齐奥塞斯库成为党政一把手,执政长达24年。
1989年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
12月25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秘密枪决(处决后立即宣布废除死刑),齐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救国阵线”接管一切权力。
1989年12月28日,更名为罗马尼亚,定国庆日为12月1日,这是1918年就曾经定下的国庆日。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
罗马尼亚国土近24万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近2000万。
国旗,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为蓝黄红。蓝色象征蓝天,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在民族色彩上,蓝色象征特兰西瓦尼亚、黄色象征瓦拉几亚,红色象征摩尔多瓦。1994年7月16日启用。罗国旗与乍得国旗完全相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完全相同的国旗。
国徽,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两爪分别握着银剑和银色权杖。鹰胸前的小盾分五部分,分别是4个公国的国徽,下方的楔形部分为蓝底上两条尾部朝上的金色海豚,象征黑海地区。整个图案是主权独立、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象征。
这座位于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的古城,历史悠久,早在1459年罗马尼亚大公国时期,就是一座要塞。也是在1459年首见记载。
当1477年战胜土耳其人的侵略,这座城堡命名为布加勒斯特,即“欢乐之城”。 1574年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
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1862年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国家首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在此宣布独立。此后,经济不断发展。一战后,布已成为重要的政经文化中心。
1944年8月23日,在罗共领导下,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寇的第一枪,此后,这天成为罗马尼亚的解放日。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
布加勒斯特被称为“小巴黎”,是因为卡罗尔国王曾引进一批法国建筑师,使得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富丽堂皇。我在布加勒斯特晃悠了6天,感觉真是名不虚传,没想到那么多漂亮的宫殿般的古建筑。就像有位网友讲的,布加勒斯特是个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大都市。
下面是布加勒斯特的部分古建筑,都是宫殿般的古建筑,主要在市中心,一座连一座,大部分是历代大公时期建造,直到现在仍是布加勒斯特的辉煌与骄傲。如果是战后重建的话,到现在也有七十多年了。
这座外观非常精致漂亮的房子开着门,很高兴地进去观看。里面比较新,不过,只是在卖近现代的老东西,就是个“淘宝”的室内摊点,因为高大上的宫殿式建筑太多了。无论什么,一多就不值钱了。都是仙鹤,仙鹤们也就与鸡同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