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索夫(17)教堂是为墓地而建,漂亮住宅与墓地为邻

标签:
教堂墓地民宅 |
分类: 欧洲 |
布拉索夫(17)教堂是为墓地而建,漂亮住宅与墓地为邻
外国的教堂跟中国的大不一样,不是指教堂本身的建筑物,而是外国教堂的里面和外边还有坟墓。在一般中国人的概念里,教堂是基督徒做礼拜、和上帝对话的地方,一个神圣的地方怎么会有坟墓呢?
网上说,教堂是为粉饰坟墓而建。就是说,教堂是为坟墓而盖,是先有坟墓,后才有教堂。是坟墓上先立了十字架,教堂也才竖了十字架。早期的教堂,就是简单地在房子竖个十字架。
后来,教堂成了信徒的精神支柱,信徒们把最好的设计、建材、工艺都献给了上帝,所以世界上大多的教堂成了最美最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令人震撼感叹赏心悦目,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现在著名的教堂都成了特别著名的景点,里里外外都是看热闹的,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
在特别著名、大型的教堂里,豪华的殿堂或地下室,一定会有国王、皇亲国戚、大主教等大人物、著名人物的棺木、牌匾。换言之,在大片的墓地处,一定会有教堂。墓地与教堂,相依相靠。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个,一定是后来被毁或新建的。
因为牵扯到墓地,国人总是有点不好的感觉,“龙马精神lm”的这段评论,概括全面,言简意赅,我将它补充到这篇墓地博文中:“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观念不同。中国人把墓地看作“阴间”,西方人则把墓地看作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西方的很多墓地是公园,是游戏休息的地方,幼儿园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在墓地里玩,新人会穿过墓地进教堂结婚,学生在墓地学习。”
这是在市中心的一座漂亮而显眼的教堂,就在大路边,靠近市政厅广场。
绕到这教堂的后面,看到了另外的教堂,在另一条马路边整齐划一的墓地。这可是市中心啊。
虽然有围墙围着,也正在搞围墙,其实从几处都能进去。有人为抄近路,还把墓地当便道,欧洲人对坟地无所谓,因为看的透彻。花开,花落,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植物动物亦都如此。看这些就挨着坟地的漂亮住宅,还有些漂亮的大房子,也离坟场很近。
不是专门去找墓地,只是路过时被教堂吸引,刚好又有时间,在布拉索夫住了3夜。那次47天的3国游,也就在布拉索夫看到这几处平民墓地。这是座漂亮精致亮眼的小教堂。
小教堂的背面也很讲究,因为拍摄角度不同,猛一看,会以为是另一座教堂。因为是照片连在一起,又都在墓地,再对比两面的细节,确实是同一座教堂。
没想到教堂里面还有专人看管,她对我这个外国游客很是热情,不断地指点我拍这拍那,一般的游客不会到那边。我本来也就是拍几张,为感谢她的热情,多拍了不少,再说,里面确实也精彩漂亮,像是新绘制的。
教堂外的墓地。我发现那儿的坟墓有些特别,就是棺木的盖板上大多有拉手,不知是为了方便盖棺还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下面的照片,不是为了看墓碑及围墙上的圣人与主教们的画像,而是为了想证明,那些漂亮小洋楼挨着墓地有多近。都是豪华讲究的小楼房,不是穷人的破房子。
这一片好像是富人区,看那墓地就知道是有钱的社区。只是,这里的墓碑没特色,中规中矩。布拉索夫早期是德裔的天下,难道是德国人遗留的习惯?
下面是附近的老墓地,是一战时期的墓地,大多死于1917年左右,大多是德国人,看那墓碑上的德国铁十字架。
其实那边也不是太偏僻,就在旅游图的左边,这就是旅游图上的那个大房子和钟楼。能上旅游图的,都是些著名景点,只是那一片建筑的色彩暗淡陈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