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米什瓦拉的前世今生、东正教大教堂//罗马尼亚(2)

标签:
城市简史大教堂纪念碑89革命 |
分类: 欧洲 |
罗马尼亚(2)蒂米什瓦拉的前世今生、东正教大教堂
蒂米什瓦拉(Timisoara),名称源于蒂米什河,是罗马尼亚第四大城,蒂米什县首府,巴纳特地区的历史首都。
蒂米什瓦拉原为古罗马居民点,最早于1212年被载录,称为罗马兵营泰梅什堡。13世纪遭鞑靼人劫掠。14世纪要塞重建,曾一度是匈牙利查理一世(1309-1342年)的驻跸之地。1552年被奥斯曼帝国占据。1716年被奥地利人夺取。1848年该城抵抗匈牙利革命派的围攻,历时107天。1919年塞尔维亚占领,根据《特里阿农条约》,1920年划归罗马尼亚。
虽然该城以罗马尼亚人为主,但由于长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深受奥地利文化影响, 市中心建筑颇具维也纳风情,号称 “小维也纳”。1884年,蒂米什瓦拉是第一个用电灯作为街道照明的欧洲城市,由此证明,早在100多年前,蒂米什瓦拉已是科技相当发达的城市。
雄伟华丽的东正教大教堂位于市中心,是蒂米什瓦拉的地标和形象,列入罗马尼亚的历史纪念建筑。
东正教大教堂(Orthodox Metropolitan Cathedral)建于1936年至1941年,面积1,542平方米,11座塔楼,其中的中央塔高90.5米。建筑师是Ioan Traianescu,基于罗马尼亚东正教、文艺复兴晚期、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式建筑元素,建筑风格为新摩尔达主义风格,如屋檐下的壁龛,在内部有棱角星形的拱顶。
建此教堂,是为了献给Saints
Basil the Great、 Gregory the Theologian和
John Chrysostom三位圣人。大教堂正门上的三位,应该就是那三位圣人。
这是座蒂米什瓦拉大主教和巴纳特大主教的主座堂,大教堂的里面,金碧辉煌豪华精致。可惜地下室没开放,地下室是一间大型博物馆,有很多宗教艺术品和古老的著作。
远看蒂米什瓦拉的这座地标。这座罗马尼亚最漂亮的教堂之一,也是胜利广场最靓丽的建筑。
1989年东欧巨变,各国共产党纷纷倒台,罗马尼亚也难以置身事外。罗马尼亚的巨变是从蒂米什瓦拉开始的,所以蒂米什瓦拉也被称为罗马尼亚89革命的摇篮。
最开始的1989年12月12日,执法机关强制执行“匈牙利族持不同政见者的特凯什神父迁居”判决。16日晚,几百教徒在教堂周围拉成人链,反对强制搬迁。17日,抗议活动继续并发展成数千人的游行示威,后冲击市政厅,砸玻璃推翻汽车,与警察冲突,演变成骚乱。
12月20日,齐奥塞斯库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蒂米什瓦拉实施紧急状态,对示威实行镇压,断电、断交通、关闭边境禁止旅游……导致抗议浪潮扩展到全国。
12月22日,齐已控制不了局势,与妻子逃离总统府。当天,反对派和党内反齐势力结成救国阵线。12月23日,齐夫妇被救国阵线逮捕。12月25日,军事法庭判决齐奥塞斯库夫妇犯有屠杀罪和非法拥有大量不明来源财产罪,当日枪决。
这是大教堂前的“1989年罗马尼亚大革命的纪念碑”,因为有些人是在附近被枪杀。不过蒂米什瓦拉整个死亡是147人,黑墓碑上是逝者的姓名,而不是西方报纸上写的4000多人。后来,12月16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除南斯拉夫外,罗马尼亚是东欧巨变中唯一以流血形式完成的政变。
我那天去时,纪念碑前,正在临时办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