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维也纳(13)便宜的吃住行,维也纳大学

标签:
公交车青年旅馆阿拉伯人超市大学 |
分类: 欧洲 |
奥地利维也纳(13)便宜的吃住行,维也纳大学
说是便宜,是相对而言,是相对于其它国家,也相对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和格拉茨,主要是指住宿费。
前面在德国慕尼黑的住宿费是每人每天270元。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每人每天是220元。奥地利的格拉茨,每人每天是246元。而住在维也纳的首都维也纳,每人每天才157元,共住了5夜。不过旅馆稍微有点偏,是在地铁U1的终点站。乘2站到火车站,转另外地铁坐3站或4站,上去就是市中心景区,很是方便。这是家很正规的旅馆,不仅提供英文游览图,还提供了图文并茂的中文景点图,使得游览维也纳很轻松。
我们住的是4人间,带淋浴卫生间。与2个先后来住的俄罗斯人同住了几天,她俩一见面就异常高兴,有说不完的话。同一国家的人在国外碰面,大致如此。一个香港人住了一夜,她晚10点才到旅馆。她是在欧洲出差,利用休息天到维也纳玩一天,我们赶紧给她介绍最该去看的景。在多人间与外国人近距离接触,是件很有趣的事。
在维也纳的第5天,也就是4月19日,竟然雨转雪,中午时小雪升格为中雪,漫天雪花,无论是坐车还是步行,都看不太清路边的建筑了,只有提前回旅馆,少玩了半天,也可惜了乘车的天票。雪花比雨讨厌,打伞是防不了四处飘飞的雪花。本来的打算是,最后半天,随意乘上没坐过的线路,到没去过的区域看景。
3月29日从上海出发时,都穿衬衣了。傍晚,下楼在旅馆的大门口拍了张雪景,毕竟天已转暖,雪花到地即化,但汽车上有了积雪。
旅馆附近的房子,拍它们,不仅是因为还算好看,而是因为每到这些楼,我就该拐弯了。我不识东南西北,又不用导航,就是靠记忆建筑辨认回程,效果很好。有时怕记不住,还用手机拍下来。有时,那照片是用来给指路人看的。
旅馆附近的史蒂芬大教堂,为指点游客找寻旅馆,旅馆就是让我们先找到史蒂芬大教堂。但我在网上查史蒂芬大教堂的资料,网上显示的是维也纳那个最大的教堂,都不知该信谁的。
维也纳的单程车票是2.2或2.3欧元(要准备硬币)。因我们在维也纳5夜6天,先买了13.3欧元的48小时车票。后又买了16.5欧元的72小时车票。如果只在市中心玩,可不买,如果去远些的景点,建议买俗称的“天票”,特别合算。国外一般不检票,但是千万别因小失大,后悔莫及。我在欧洲公交被查过2次,是查全车,反正我从不逃票。一般,特别大的旅游城市才会有“天票”。
地铁站的打票机,如果买了票而不打票,仍算逃票,公交车上也有打票机。打票机的作用,就是在车票上打上时间,车票就从那个时间开始启用了。
我们是在4月15日星期六到的维也纳,买了天票,随意坐了1路有轨电车,无意中到了百水公寓,往回走时,又无意中看到了阿拉伯人超市,不大,约40平方。在慕尼黑,我们就知道了阿拉伯人卖东西便宜。进了阿拉伯人超市,果真便宜,不过商品明显的补充不足,因为货架上有的食品数量太少,怎么这种样做生意。不过,我们需要的牛奶、鸡蛋、水果等都买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晚上,同伴说她又坐车去阿拉伯人超市了,超市没开门,后来发现旁边的店都大门紧闭,她才反应过来,当天是星期天。欧洲的商店星期天休息。
我忽然也反应过来,难怪昨天的货架有点空,第二天不开门,他们就不补货了。欧洲这种星期天不开店门的习惯,不光顾客不方便,也给商家带来难处,比如,超市的蔬菜更蔫了。
在维也纳的第6天,雪停了,得以轻松地拖着旅行箱到火车站。奥地利火车站的标记是B B,也就是铁路公司的简称。
奥地利的慢车,应该是火车里最差的火车,可是看看这些欧洲富国最差的火车,就知道什么叫富国了。不过坐火车的人不多,因为火车票比汽车贵。火车票和封套。
著名的维也纳大学,成立于1365年,由哈布斯堡王朝亲王鲁道尔夫四世捐助。后来,亲王阿尔布莱希特三世通过改革和扩大,建立和完善了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人文学院,使学校发展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中心。现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德语大学。下面是维也纳大学的正门。
下面是维也纳大学的一角,因为欧洲的大学基本都没围墙,所以搞不清哪些是维也纳大学的建筑。如若不是维也纳大学,那就是维也纳大学附近的建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