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纪念碑、新犹太会堂、铜墓牌 柏林8日游(7)

标签:
二战纳粹德国大屠杀犹太人 |
分类: 欧洲 |
柏林8日游(7)犹太人纪念碑、新犹太会堂、铜墓牌
位于勃兰登堡门附近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是为纪念欧洲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建于2003年4月1日,2005年5月12日对公众开放。在19,000 平方米的开阔地上,这个由纽约的犹太建筑师Peter Eisenman设计的纪念碑林, 2711块长方型水泥石碑以网格状整齐排列,又因地势起伏和不同高低的石碑而高低不一。一眼望去,是个冷冰冰的灰白世界。
从稍高的地方望去,这个建在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部原址上的纪念碑群,形同一片由棺椁组成的波浪。也可以说,这一纪念碑不是为犹太人而建,而是为德国人的记忆而建,展现出德国人直面历史的勇气,给世人以震撼。在德国的国家大厦附近,安置如此庞大的永久性受害者纪念碑,为自己的不理智做出深深的忏悔,足见德国对于战争反省的真诚与深刻。而日本国不仅一再抵赖,竟然说日本才是二战最大的受害国,无耻到极点,也愚蠢到极点,以为全世界都是白痴弱智。
波浪起伏的碑林下面有个“地下信息中心”,以展览的形式再现欧洲犹太人遭迫害和杀害的情况,不过里面没有直接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而只是展示犹太人留下的日记、书信、遗言,还有15个不同层次的家庭照片、资料。在姓名厅,可以听到全欧洲所有受害者的姓名和简历,从头到尾听一边,大约需要6年7个月。下面就是入口处,就在石碑之中。免费,只是限制参观的人数。
“地下信息中心”的出口是在石碑的中间部位,难怪我第一次去时,奇怪老是有人从石碑的正中央部位出来,中间的石碑都很高。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就在美国大使馆的街对面,右边的白楼就是美国大使馆。
新犹太会堂建于1859-1866年,曾是德国最大最辉煌的会堂,内部华丽。1938年底的碎玻璃之夜(水晶之夜),纳粹对犹太会堂和商店发动袭击,会堂已经被毁。二战期间又遭盟军炮轰被夷为平地。1990年代重建,但是规模已经不如从前。
教堂附近的建筑,当时的感觉是犹太人的建筑,还有犹太人受难的雕塑。
下面是在“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拍到的犹太人受迫害场面。可悲的是,当时的犹太人好像除了逃跑,没什么别的反抗。兔子急了还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