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美轮美奂俄罗斯自由行(75)

标签:
圣彼得堡教堂内外沙皇 |
分类: 欧洲俄罗斯 |
俄罗斯自由行(75)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美轮美奂
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建于1883-1907年,是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地建的教堂。滴血教堂也称复活教堂,俄罗斯有三座著名的滴血教堂,另两座是坐落于乌格里奇的德米特里小王子遇害的滴血教堂,位于叶卡捷琳堡的尼古拉二世全家遇害的滴血教堂。
亚历山大二世是尼古拉一世的儿子,1855— 1881年在位。他从父皇手里继承的是克里米亚惨败后的烂摊子,意识到了沙俄帝国已走到崩塌的边缘,从而开始了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废除农奴制、大赦流放的十二月党人……他在位的26年为人们带来很多实惠,被尊称为人民解放者,也因此遭到民粹党派的反对。
1917年俄国革命,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内部破坏严重。1930年关闭。二战中,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期间,引发了严重饥荒,教堂被当作蔬菜仓库,因而被叫做“马铃薯上的救世主”。二战后,被当作歌剧院的仓库。现在是马赛克博物馆。
这就是高81米的滴血教堂,按要求,必须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红场上的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即便不说,一看也知是山寨瓦西里教堂,只是更加高大繁杂奢华,就像是童话故事中的仙女城堡。无论从哪面看,都精致美妙。
看几篇网文,都说比红场上的教堂美。确实,滴血教堂比红场的形状高大、镶嵌复杂。但我还是觉得红场上的瓦西里教堂更美,无论从形状还是色彩,看着喜庆梦幻。房子就是以红白为主的底色,单个的洋葱头顶多两种颜色,那种简单的美妙,简直是神来之笔。
而我第一眼看到滴血教堂的感觉却是整体暗淡,因为房子的底色是咖啡色,洋葱头上的形状、颜色堆砌的太多,反而冲淡了视觉上的美感。
我在红场第一眼看到瓦西里教堂,当时感到有点头重脚轻,身子太短。后来看到滴血教堂,身子长多了,顿时觉得还是短身子的瓦西里更可爱。这么说吧,要论“洋葱头”的美艳梦幻,没谁能超越瓦西里。
不过,滴血教堂还是比一般的教堂美多了,美的让第一次到圣彼得堡的游客都会去看几眼。滴血教堂里的内装饰,也比一般的教堂要奢华好看,好看的证明就是花钱才能进,只是我去的时机不对,因为四周的窗户太多,里面暗,而窗外又太亮,为了避光,拍的不理想。
教堂内部色彩斑斓,设计师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倒地的精确地点上,设计了一个祭坛,四周饰以黄玉、琉璃和红宝石装饰,以此祭奠这位沙皇。
教堂里的马赛克壁画五彩缤纷,都是用意大利不同颜色的大理石,以及俄罗斯的宝石精加工而成,由众多高手进行设计镶嵌,精细,艳丽,美不胜收,犹如童话中的教堂。墙体、柱子和穹顶上全是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体裁的镶嵌画,中央则呈现基督在人间的生活。
卖套娃的小货摊,摆放的多艺术、多整齐,让人看着就喜欢。俄罗斯人的素养确实没话说。
教堂的开放时间:11:00-19:00,周三关闭。门票250卢布(¥26元),票价和票样与伊萨大教堂一样。如果只想进一个教堂,建议去伊萨大教堂,光论面积也大多了。两个教堂距离不远,又都是老远就能看到的高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