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女儿当王后的国王和卢克索埃及游(8)

标签:
最神奇国王国王石雕卢卡斯神庙 |
分类: 非洲澳洲旅游 |
埃及游(8)娶女儿当王后的国王和卢克索
古埃及最风光神奇的法老(国王),是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年至前1237年,在位67年,他不仅是强大的国王、战无不胜的将军,还离奇地娶女儿为王后,是古埃及神奇历史的渊源。
埃及导游说,拉美西斯二世活到94岁,一生有40个妻子,100多个子女。他先后有4位皇后,其中2个是他的亲生女儿。网上也有说,是34个妻子,5位皇后,其中3个是他女儿。
第一个王后几年不生孩子,于是娶了第二个,第二个接连生了几个,他自然特别喜爱,喜爱到第二王后死后不愿再另找王后,而是娶了与王后生的2个女儿为王后。不为乱伦,而是为了政权。他娶了40个老婆,也是为了掌控各地。
在词典上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年至前1251年)的遗体木乃伊,现保存在埃及国家博物馆。
在古埃及建筑雕刻中,时时处处能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在最壮观的卡尔纳克神庙,那座8米高、腿间夹着王后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
这是放在孟菲斯博物馆的拉美西斯二世,因地震腿断,只能平放。
50.1-2
古埃及的中王国和新王国,维持了1500多年,卢克索屡为国都,历代国王都在卢克索建造宫殿和神庙,建筑艺术达到最高峰,阿拉伯人赞美卢克索是“宫殿之城”,宫殿之城的简写就是“卢克索”。现存的遗迹一般建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夏商时期,比我们的老祖宗厉害。
当时,卢克索占地16万平方公里,是那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卢克索一分为二。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因而在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西岸则是法老和贵族的陵墓,生者与死者隔河相望,形成阴阳两个世界的永恒循环。著名的帝王谷就有64座帝王陵墓,可惜我们没去。卢克索地区约有500座古墓。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另辟都城,卢克索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世纪,竟沦为一个村庄。
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2.5公里长的狮身羊面大道,连接着这两座神庙,不过现今只剩这一点。
参观过卡尔纳克神庙,乘马车去中国餐馆吃饭。领队说是导游请客坐马车。网上其他游客也讲过,埃及导游请客坐船之类的话,这大概是埃及旅游业的一种习惯做法和说法。这就是我们的一溜马车,每车坐3人。不知一辆多少钱,其中一人可跟马车夫坐一排,甚至可以拉着缰绳驾驭马车,不过要自付小费5埃币(5元人民币)。
马车不如汽车舒服也慢,但拍照方便。前面出现一片宏大的庙宇。
前面的马车停下来,导游从前往我们后面走过来说,这就是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大家下车抓紧时间拍几张。
原来这就是离卡尔纳克2公里的卢克索神庙,不过只有卡尔纳克神庙的十七分之一,是第18王朝的第19位法老(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而建。到第18王朝后期,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的规模。
虽然就挨着路边,但还是远拍,只能稀里糊涂地看看气势。下了马车也是在原地,基本都没下车,成了名副其实的走马观花。
在门楼的左边有一座方尖碑,当时的方尖碑都是对称的一对。导游说,1836年,埃及总督将一座卢克索方尖碑送给了法国,法国的那座原本应该是右边的那座,塔身上的象形文字,是赞颂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不过看照片,方尖碑并不高大,也许是因为门楼高大,显不出方尖碑的高。
这是位于巴黎协和广场正中央的方尖碑,显得特别的高大,细看,看出端倪,原来是法国的底座很高,把那座卢克索方尖碑抬高了。底座上,记载了法国人运输和竖立方尖碑的艰难过程:在尼罗河上造大船,历时三年经过尼罗河、地中海、大西洋、塞纳河,又用三年将方尖碑竖在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