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美国人的小木屋美国自由行(118)

标签:
美国树林里房间里 |
分类: 美国 |
美国自由行(118)我住在美国人的小木屋
美国人W近几年,每年有十个月在中国,然后回美国一个多月。2014年6月回美国,是为了到百里之外的养老院联系床位,万一身体不行了,就能住进去。所以他买地盖屋,完全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留块地和一个小木屋,让他们有个度假的地方。
他并不是像中国的爹妈,特意省吃俭用为孩子留的,而是因为美国的养老卡出了问题不能用,等到回美国,卡上竟有了2万多,那地方正推销宅基地,离他小儿子家一百多里,于是就买了2亩地盖屋,美国人是容不得有余钱的。是以父子3人的名字买的,现在W每月还贷300美元,天下的父母都一样想着孩子。
毕竟钱少,只能盖间小的,还是个半拉子工程。这就是位于路边的小屋,典型的美国小木屋,其余三边都是茂密的原生态树林。


这是兼客厅、厨房、卧室的大间。

阁楼是卧室兼储藏室。阁楼上铺地毯,分开放两个席梦思。美国人喜欢在阁楼睡觉,认为尖房顶有利睡眠。房内外全用原木,美国人原始、传统、保健得很。

这个小间放着工具和冰箱。美国人的动手能力强,

这是房外的电表,美国的电表都在房外。美国的很多房子是不锁门,可是不允许外人进门干扰生活。

从房里往外看。
房门右边有2个装饰图板,一看就是男子汉所爱。
窗台上放着一个小灭火器。W的消防意识很强。
可是那个小灭火器,只能灭灭才起的火头,W家还没通自来水。一是没人长住,二是缺钱。
在一篇博客上看到,说是导游说的:在美国,只要有居民的地方,政府都要把电、水、煤气送到,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真实的情况是,美国人盖房,都是选择在有水电气的路边,也许那房子会离开路边几十米。因为想要接通,是要付钱的,然后,还有从公用部分以后的材料和人工费。
W搞水的方式,一般是开半个多小时车,到超市去买纯净水;偶尔用这个塑料桶,开车到一个老兵活动站去装一桶。W当过6年兵。
我去的那几天雨多,有天雨大,我提议用盆接点水。我妹妹在阁楼上找到两个装满东西的塑料箱,腾空后放到室外的木桌上,为增大接雨面,把盖子斜搭在塑料箱上。玩似的,确实又能接到派用场的水,有趣又有劲。虽然屋檐下接水会更多,但是箱子放地上会脏,屋檐水也没直接的雨水干净。那几天,洗起碗来就爽多了。

这个接水的塑料瓶,就是W买的纯净水瓶子。我妹妹说,要是没中国人来,W完全是买纯净水,买一次性物品用,买成品吃,用水也很少。
W在超市买熟菜,我尝过,有点酸,后来我在美国飞机上吃过,也是酸。
虽然空气好,毕竟生活不方便,又上不了网,我妹妹耐不住了,住了5夜跑纽约去了,我也巴不得赶紧到大城市自由行去。
因为是往返票,回国时必须从雪城飞到芝加哥再飞上海,30多天后,我又回到小木屋住了1夜。我妹妹已先于我回到小木屋。我回去的那天,他们带我到隔壁的邻居那儿去打水,邻居刚打了机井。顶多几十米路,可W要开车。美国人确实是以车代步,只要超过50米就开车。邻居热情地搬出油机去抽水,地下水确实纯净好喝。




W家没厕所,只一个简便的免冲洗马桶,临时放在房子下面。这在美国人那里是不可想象的,我以为是因为没通水的原因,W老实承认是忘了。哈哈。不过事不大,他们可以改建、扩建,慢慢搞吧。

这篇博文,原是美国自由行(119),因为“失踪”,特删减后并入此篇。
从雪城机场开了1小时车,到W家时,竟看到屋外停着一辆车,原来是W的小儿子刚来。虽然很长时间没见,父子俩没什么表情变化,好像基本的问候都没有,这就是美国大男人正常的见面场景,一个个都端着。原来小儿子刚从海岸警备队退役,看那架势,好像是想来忙几天。小儿子26岁研究生毕业就当兵,好像是当了20多年。彩照是儿子,黑白是父亲,W大学毕业,当过6年海军陆战队,到过越南。父子俩都很帅,都1.8米以上,穿着军装更显帅。
天晴了,本想到马路上看景,没想到小儿子帮狗擦爪子更精彩。以为他随便胡撸一下,哪知他特别仔细,还抠爪缝里的脏。
用纯净水冲后爪,低头抠爪丫缝,就像有洁癖。看狗那配合样,经常这样擦洗。
到了门廊地板上,继续擦。
忙了半天,想不到的是,才过一会,他又带着狗到泥地上,毕竟潮地容易脏爪子。要是中国人,好不容易洗干净,就不准再出去了,可美国人不愿委屈狗,该出去还是出去,愿蹲愿躺随便。雪城毕竟是北方,都6月中旬了,中午一件衬衣,傍晚要穿羽绒服。狗再出来,也穿了衣服。
本来我们两个女的住阁楼,两个男的住楼下,小儿子竟然情愿睡在又潮又冷的草地上。天亮时,我在阁楼看到,昨晚他竟然支起了小帐篷。
才到美国就碰到如此趣景,赶紧下去拍。我妹妹去打招呼,说我没看过美国兵搞帐篷,少见多怪。
真是个仔细的人,随便干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收完,全部帐篷就这点大。到底是当过兵的,这些东西平时就放车上,随时能用。
收完不久,小儿子开车走了。父子俩好像都没打招呼,最起码的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