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博物馆里白看白拿美国自由行(69)

分类: 美国 |
美国自由行(69)邮政博物馆里白看白拿
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本身就是老邮局,如今也正常营业,与华盛顿联合车站隔一条小街。



虽然邮政博物馆1993年才成立,但1886年就开始了邮票的收集。邮票是馆藏的半壁江山。
从展览馆正门进去就是营业大厅,也就是宽阔的展厅走廊。
走进一展厅,注意到几个老外在搞邮票。问留学生,他们在干什么?留学生说,选邮票,每人可以拿6张。他们是什么会员之类的?不,谁都可以拿,我们也能拿。还有这等好事!白看了还能白拿。



我挑了这6张,没时间细挑,就挑了人头票,花草动物没意思。上面那个小纸袋,是博物馆提供的,上面的“6”字就是只能放入6张。见留学生挑了张又大又好看的,我告诉她,票上没有面值的,就是没有钱数的,那是花票,就是假邮票。
见老外挑完邮票,又对着电脑忙乎,我问,她在看什么?留学生说,她在制作邮票。可以自己做邮票!
见两人做完邮票,很漂亮有趣的一张,我也想做,于是在她俩的帮忙下做了一张。先在电脑前自拍,然后在电脑里操作,全部完成后,里面显示出1张彩色的1张单色的邮票,然后发到自己的邮箱,便大功告成。才发完我想起,应该把每个步骤拍下来,只有再劳烦她俩。因为全英文界面,我实在无能为力。回国后,我在邮箱里看到在美国做的4张邮票。



幸亏碰到她俩,否则我就参与不了拿邮票和做邮票,特别是那个自己挑选6张邮票,中国再也不敢搞。不过她俩也幸亏碰上我,都是被我撩拨的,否则她俩就晃荡过去了。不过她俩的机会多的是,可我也许就这一次。
博物馆里除了邮票,还有士兵的战场实寄封。后来在网上看到,博物馆里除了美国邮票,还有很多来自全球的珍品孤品。虽然我1960年开始集邮,但对外国的搞不清,又不识字,只能瞎看看,时间也不允许我慢慢欣赏,只能是走马观花。




不过我对博物馆有的展示方法特有兴趣,因为第一次见。这是抽屉型的,要不是别人拉开,我还真不敢去拉。我后悔,知道后应该亲手去拉一次,近看抽屉里的布置。

这是抽拉型的,我也是看别人拉出来才知是怎么回事。我轻轻拉了一小半就不敢拉了,怕拉过头掉下来。后来看到那玩意拉到头后,竟然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天呐,真是不光有钱还有才,开眼界。





开了几次眼界,心满意足准备离开,没想到在最后一个厅里,看到首次举办的中国主题展览“飞越太平洋——中美邮件展览”。后来在网上看到,这是邮政博物馆准备了3年才办成的,展出的175个首日封、实寄封和邮票,包括了清朝、民国、文革及文革后发行的邮票,集中展示了1860年至1970年巨变的中国。
中美邮展还展示了中美邮件交往的历史,如1942.7.7,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国抗战5周年纪念邮票等。因为曾是个集邮爱好者,对解放后发行的邮票很熟,对那些不熟悉的没拍,一方面是展柜反光的太厉害。邮展从2014.3.6办到2015.1.4。



在邮政馆里寄邮品,盖博物馆的特别邮戳。在馆里的纪念品商店,能买到美国发行的有纪念价值的邮品。那都是集邮爱好者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