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房前屋后姹紫嫣红

标签:
旅游、国外、趣闻杂谈 |
分类: 非洲澳洲旅游 |
地广人稀,新西兰的家家户户基本占地数百上千平方米。一幢平房或二层小楼,房前屋后,姹紫嫣红,奇花异草,比比皆是。人们充分地享受着自然,享受着生活。可惜我去时是冬天,虽然海洋性气候的冬天温暖如春,但毕竟不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可是面对满目青绿,花儿朵朵,还是让我赞叹不已。
新西兰的房子个性十足,很少有重复样式,房子的框架,全由木头制作。各家的分隔,大多以树木花草为界,即使围隔,也是矮墙、低栏杆。
那些被花占据的台阶,被花装扮的大门、走廊,一户人家,一处美景,处处似花园。
那个硬挣张扬的象鼻子似的彩条,不知其花名。家家都希望自家的花最美,种者乐在其中,观者赏心悦目。
宅院里的果树,并非是为能长出食品,只是让人观赏的一种“花树”而已。在绿化问题上,美观决不会与实惠相连,自然落地的橘子,就像是败花,不能继续装扮花树,就让它在掉落处点缀着绿地。
喜欢简单空旷的种绿草,维护比篮球场还大的草坪,费神费力费钱,但看着舒坦高兴。只有长期富足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才能使大多数人习惯于美化周边的环境,然后享受着大自然的回馈,使得生活更美好。
乐于住远郊的,都是喜与花鸟树木为伴,家中的植物种类与面积,能与小公园媲美。水塘后绿树丛中的那个粉红树,洋人说是“中国枫树”。因我在国内没看过那么嫩粉的枫叶,后在另一城市看到那树,另一个洋人也说是“中国枫树”。
城里人喜欢田园般的生活环境,乡村的农居,却又极像中国人眼中的别墅,那幢带回廊的白房子,房屋四周都是观赏植物,只可惜大冬天,一片翠绿无花争艳。最让人震撼的是,竟然还种着草坪。在新西兰,从没农户在房边种瓜种菜,他们有着跟城里人一样的享受理念和生活习惯。
新西兰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RESERVE),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我们确实只有望洋兴叹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