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90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黄升《鹧鸪天·张园作》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是黄升的词《鹧鸪天·张园作》中的句子,全词是:
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鸣蝉饯夕阳。
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黄升,南宋人,生卒年不详。仅从黄升编辑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的序言中了解到他“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咏自适。”《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后附有黄升自己的词作三十八首。其中《木兰花慢·乙巳病中》一词中有“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乙巳是淳佑五年(1245),据此推断,黄升此时大概是六十岁。
鹧鸪天,是词牌。张园作,是词题。张园,是张姓人家的园子。作者可能是客居,也可能是游园。
上阕写在园子里看到的秋景。“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写秋天雨后池塘里的荷叶,水珠随着倾斜的荷叶落下去,好像人轻轻抚摸着短发,把池塘的水当作镜子来照。这两句是低头所见池塘里的荷叶,用人轻抚短发、低头照镜子来比喻秋雨后的荷叶,富有情趣。“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鸣蝉饯夕阳。”归来的一行白鹭带着秋天的景色,树上的蝉儿在夕阳中鸣叫。句中“拖”字极妙,使一行白鹭成为秋色图中亮丽的一笔,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饯”字也极有趣味,“饯”本意是设酒食送行,这里将夕阳中蝉鸣叫的声音说成是给夕阳送行,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让人顿感世界的多情。这两句是写抬头远望所见的白鹭和侧耳细听而听到的蝉鸣。
下阕写作者在园子里的感受。“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交代位置和时间。“花侧畔,柳旁相”是人在园子里,旁边是花和柳树。“微云澹月又昏黄”承接上阕“夕阳”写天快黑了。“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是作者在园子里与人谈论或听人谈论之后的感受:一个人有才学、有文采,不在于能言善辩,笼着袖子站在一边,什么话都不说,才是最有内涵的。前两句承上阕继续写景,后两句写感受。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被人称为奇句,其中包含的理趣不仅耐人寻味,而且能让人受益终身。《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无言”,认为“巧言佞色,鲜矣仁”,主张“君子欲敏于行而讷于言”。当有人向孔子提出冉雍“仁而不佞”时,孔子则对冉雍口才不够好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还用天无言而四时行、百物生的规律表达“予欲无言”的愿望。道家也认为“大道无言”。“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用诗句表达了儒家和道家关于“无言”的主张,将深刻的哲理表达得形象而富有诗意,是集哲理和趣味于一体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