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2-03-21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8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的诗《游子吟》中的句子,全诗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一首五言乐府诗,原诗题下有注:“迎母溧上作。”是孟郊任溧阳县尉时写的一首诗。

孟郊四十六岁中进士。五十一岁时,奉母命到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县尉。次年赴任,孟郊对这个职务很不满意,韩愈在写给孟郊的《送孟东野序》中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孟郊到任后,很不尽职,经常到山林中去游玩,不理政务。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把他的薪俸分一半给代理县尉,因此孟郊穷困至极。两年后,孟郊辞去了溧阳尉一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将“慈母”与“游子”联系在一起,将母亲对儿子的感情转化为一条看得见的线,这条线牵在母亲的手中,连在儿子的身上,让人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原本无形的感情,在这里变得具体生动。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前一句,用缝得密密的针线将母亲对儿子出门在外的担心表现出来。后一句写母亲缝衣服时的心理:一是担心儿子出门时间长,衣服破了没人缝补;二是希望儿子早点儿回来。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这首诗的精华。关于这一组句子,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把“寸草心”理解为儿子的心意,把“三春晖”理解为母爱。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理解为“谁说儿子的小小心意,能够报答得了伟大的母爱”。这种理解偏重表达游子的愧疚之情。

另一种理解是:把“寸草心”理解为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心意,把“三春晖”理解为春天的阳光。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理解为“谁说母亲给儿子缝衣服这件事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这件小事所表现出来的爱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让人感受到光明和温暖”。这种理解偏重歌颂母爱的伟大。

尽管两种理解都说得通,但后一种理解显然更贴合诗意,因为孟郊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误解,一些人将这两句理解为做儿女的要报答母亲,也有人将这两句理解为儿女像小草、母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儿女成长。这些理解都是不符合诗意的。不过,误解却也促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流传得更广。

孟郊在溧阳县尉任上的表现是十分糟糕的,但他在这期间写的《游子吟》一诗却是歌颂母爱的杰作,诗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歌颂母爱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