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古诗——《三衢道中》
(2020-12-15 08:01:26)
标签:
文化 |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是南宋诗人,他的诗讲究用字炼句,但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清新淡雅,语言明白如话。这首诗写诗人行走在三衢山道中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句“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时间和天气,梅子黄熟时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天气多雨潮湿,而此时却是“日日晴”,对于出行者来说,这是难得的好天气。从“梅子黄时日日晴”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喜悦的心情。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写乘坐小船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下船沿山路继续行走。“小溪泛尽”透着轻松愉快,“却山行”中的“却”字表示行走方式的转换,没有转折的意思,相当于“再”,表现了诗人兴致之高。“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对比的结果是现在树的绿阴至少和来时树的绿阴相同甚至是更浓,但现在比来时多了黄莺的叫声。诗人对绿阴的赞赏和对黄莺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一路走来愉快的心情。“不减”为此时的绿阴划定了底线,其言外之意是现在的绿阴比来时更好,“添得”二字最有意趣,给人以“好上加好”的感觉。“四五声”的数词也用得恰到好处,若说“一两声”则显少,若说“七八声”则显乱。
整首小诗依次写天气好、兴致高、景色美,融情于景,景中含情,语言清新平淡,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如随诗人泛舟溪上、漫步山中,置身浓阴之下,耳畔传来黄鹂动听的叫声,内心充满了宁静的喜悦。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