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生物—浅谈生物制药废水

标签:
普罗生物cod去除氨氮超标氨氮去除 |
分类: 企业动态 |
生物制药废水,顾名思义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粮食等有机原料进行发酵、过滤来提炼药品的制药过程产生的废水。生物制药废水的COD高、BOD高、氨氮高、色度高、味道大、悬浮物高,属于高浓度废水,其COD高达220000mg/L,需要及时进行相关处理,才能达标排放,今天普罗生物小编就和您浅聊下生物制药废水。
生物制药废水来源:根据生产工艺分析,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中的培养基废液、浓缩废液、层析废液、置换废液、以及容器清洗水、车间场地清洗水和设备清洗水等,结合一起形成的混合废水。
生物制药废水工艺: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过滤、浓缩、层析、置换等。
生物制药废水浓度:进水COD:3000~220000mg/L、BOD5:1500~14000mg/L、NH3-N:20~400mg/L、SS:1000~3000mg/L
生物制药废水成份:
(1)发酵废水:是经提取有用物质后的发酵残液,含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物组分及其分解产物。BOD5一般在3000-14000mg/ L。发酵过程中采用一些培养物以及化工原料,废水中含有一定的酸、碱和有机溶剂等。
(2)细胞培养废水:含有致病菌的培养物,主要为牛血清以及洗涤水、料液,含有大量牛血清中未被利用物质,如蛋白质、激素等,色度大、有机氮、有机物含量高。
(3)浓缩、层析、置换废水:浓缩、层析、置换过程中会采用一些化工原料, 废水中含有一定的酸、碱和有机溶剂等。
生物制药废水特点:
1、生物制药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有机物浓度高,主要为培养基残余基质及营养物,层析过程中的分离液,经层析回收后排出的置换液, 离水交换过程排出的吸附废液, 水中不溶性抗生素的发酵滤液等,需要单独收集后和低浓度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处理。
2、废水中SS浓度高。包括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主要是残余培养基质、微生物菌体。
3、存在毒性物质。B/C比达到0.6以上,可生化性高,适宜采取生物法进行处理,给生化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废水中存在一致性物质,主要是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含有复杂的苯环结构, 而且还存在着大量中间代谢产物, 存在抑菌作用;同时硫酸盐及化工原料对好氧污泥活性有抑制。
4、废水色度大,经混凝沉淀后呈淡红色。
工艺选择: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
方法分析: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程预处理采用“调节池+反应池+初沉池”工艺,生产废水先进入调节池,进行调节水质、水量后进入反应池。在反应池,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通过机械搅拌或者曝气搅拌,充分反应后,进入初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去除部分SS和COD。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效果分析:处理后,COD总去除率达到90%以上,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剩余污泥少、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案例: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以水解酸化+UASB+生化的组合处理工艺,系统设计处理水量约200吨/天。普罗生物技术人员首先对现场进行勘察,通过补充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对生化系统进行闷曝现在污泥性状有所好转,但是系统内氨氮一直无法去除,其原因是系统内缺少硝化菌种,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硝化菌到生化污泥中加快氨氮的去除。在各工艺条件达到生化要求条件下,在普罗生物技术工程师指导下,通过在生化系统投加硝化菌种、生物菌酶来进行硝化启动,在7天内完成了好氧生化系统的冲击后恢复工作,且后续装置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确保了氨氮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