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在古观象台上

标签:
股票 |
在古观象台上
2015.6.30 科学网 李轻舟
引子
——李敖 北京大学 2005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14551bd9l49q6q6292rhk.png
敬协天行无所逸,顺敷星好敕时几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202569j0b1el1ffmj98kl.jpg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20616odo2d3o7oeba2aow.png
上联:敬协天 行所无逸
下联:顺敷星 好敕时几
横批:观象授时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23313oc42oqrsed41c94c.png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25840k2d5rr25c5xkqdxd.png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29/225350s9gw30cdi3hixq2f.png
“张衡——郭守敬系统”与“第谷——南怀仁系统”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30/002530vmamvn2sidl6im60.jpg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30/005307o8p11sup2p55asqo.png
左:明制浑仪(复制品) 右:明制简仪(复制品)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30/013512i2v628mllioznlnl.jpg
复原的玲珑仪似乎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30/024937h47bf7buf4u788ge.png
上(从左至右):赤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
下(从左至右):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玑横抚辰仪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506/30/025936x77g079tksg8ijx7.jpg
第谷体系示意图
外一则·念天地之悠悠,神马都是浮云
相关博文
星空立法者——从第谷到开普勒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1336.html
格物笔记(7):伽利略与孙元化的“弹道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2539.html
述而不作:围棋与天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8041.html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76037&size=small
-
[19]俞强
2015-7-1 09:09 - 中国人为什么落后一步?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11126&size=small
-
[18]余昕
2015-6-30 21:22 - 涨姿势。那些仪,模型的功能大于观测的功能?科普一下噻。
- 博主回复(2015-6-30
22:31):余老师好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在当时,天文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体测量学(天文学第一个重要分支),郭守敬、第谷代表的东西方天文学者追求的是更精确的测定天体的位置进而更清晰地描述天体的运动。除了天体仪外,这些仪器(包括第谷天文台等)通过几何(不同的坐标系统)与机械机制实现天体定位,具有强大的实测功能,甚至可以说是裸眼观测条件下的巅峰。当然,这与工业革命以前良好的大气观测条件分不开(比如没有光污染,大气能见度高)。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后,越来越先进的光学成像系统扩展了观测视野,这些辅助裸眼观测的定位仪器逐渐丧失了实用价值(古观象台的实测功能延续到了北洋政府时期)。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488733&size=small
-
[17]zhongyiyao
2015-6-30 20:51 - 《淮南子·齐俗训》:“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 博主回复(2015-6-30 22:40):兄弟我更习惯《尸子》的版本: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1577816&size=small
-
[15]张成刚
2015-6-30 19:09 - 读博主的文章总给人美、陶醉的享受!
- 博主回复(2015-6-30 22:41):谢谢,谢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690697&size=small
-
[14]caozexian
2015-6-30 18:47 - "不同时期天文仪器的创制是基于不同的宇宙模型。"
只此一句,便不枉洒家读此文。
老弟高才,受教了。 - 博主回复(2015-6-30
22:46):曹老师谬赞了,愧不敢当
遗憾的是,14日下午走古观象台这一趟,错过了第一时间面见曹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12.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531888&size=small
-
[13]姚小鸥
2015-6-30 18:14 - 我是二十多年前去的。大文读后觉比当年更吸引人。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531888&size=small
-
[12]姚小鸥
2015-6-30 18:12 - 如何能够收藏?请垂教。
- 博主回复(2015-6-30 22:53):“收藏”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4.gif
- 博主回复(2015-6-30
22:51):谢谢姚老师
这躺上北京,行程稍显匆忙。希望下次有机会能拜访姚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14.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846494&size=small
-
[11]biofans
2015-6-30 17:14 - 康熙、雍正、乾隆。
齐活。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846494&size=small
-
[10]biofans
2015-6-30 17:03 -
》》大家看我这本小说写北京法源寺,今天下午我要去法源寺去看看,从来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去过能把这个小说写得神龙活现,这就是文学家嘛,就干这个的。
~~~~~~~~~~~~~~~~~~~~~~
作曲家王立平创作歌曲《太阳岛上》时也没有去过太阳岛。 - 博主回复(2015-6-30
22:53):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1674084&size=small
-
[9]李兆良
2015-6-30 15:41 - 你如何看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只有180度?却称为球体?
- 博主回复(2015-6-30
23:03):李老师好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这个领域,我掌握资料不多,不敢深入,只能泛泛而谈(这似乎是圆锥投影)。我以为我们现在所知托勒密成就的来源主要有两个节点:阿拉伯学者(唐与阿拉伯的战争)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二者恰好都离不开东西方交流的背景,或许其本身就是东西方知识融合流变的产物。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1350441&size=small
-
[8]黄永义
2015-6-30 13:45 - 天文观测的足迹。
- 博主回复(2015-6-30
23:04):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949524&size=small
-
[7]xuexiyanjiu
2015-6-30 13:41 - 5、“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是古代的“地心说”或者“天动说”。
地心说宇宙模型,古已有之,不是托勒密的首创。
托勒密的首创是——误解了“地”的概念。
(1)在古代宇宙模型里,“地”的含义是:地狱、阴间、冥界。
“地”的神格化是“奥西里斯”(古埃及)。
(2)在古代宇宙模型里,“天”的含义是:阳间、天堂,现代对应名词是“星系”。
星系相当于纸鸢(见古埃及壁画)。
“天”的神格化是“法老”(古埃及)。
在古埃及壁画里,奥西里斯和法老,是阴阳两界之王。
浑天说和地心说——是古老的宇宙模型,它们的现代含义是“暗心说”(以暗物质巨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
后人制作仪器观测,把观测数据安装到了“古代地心说”(或着“古代浑天说”)的古代宇宙模型上,导致了托勒密的“托式地心说”。
二者的差别是:
古称“地”——是“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的古称。
托式“地”——是人类足下之地球。
它们本不是同一个概念。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679580&size=small
-
[6]靳建辉
2015-6-30 13:33 -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31.gif - 博主回复(2015-6-30
23:04):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谢谢,谢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949524&size=small
-
[5]xuexiyanjiu
2015-6-30 13:19 -
4、“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暗心说网”的解读是:
(1)宇宙整体,如同一个“鸡蛋”。
(2)位居宇宙中心的暗物质巨球——相当于“蛋黄”。
(3)星系层——相当于“蛋壳”。
(4)在蛋黄与蛋壳之间,是“暗能量”——“风”(或“乘气”)(补充:列子曰:“列子御风而行”,与此有深入联系,“列子”的含义是“星系”)。
(5)“天表里有水”——星系层里有水。地球上的水,不正是吗?
(6)“载水而浮”——与基督教“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有深入的联系。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949524&size=small
-
[4]xuexiyanjiu
2015-6-30 13:07 - 1、才子妙文。点赞。
2、“换而言之,这些天文仪器的创制原理与运行机制无法脱离创制者所持宇宙模型的理论体系——用个更哲学的词汇——“宇宙观”(view of the cosmos).”
——真知灼见。
3、中国的浑天说——很可能是对的。
它正是“暗心说宇宙模型”的古代版。 - 博主回复(2015-6-30
23:05):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826653&size=small
-
[3]应行仁
2015-6-30 12:10 - 前年游伦敦,去了格林威治天文台,小山坡不甚高,顶上一栋小房子,可看的也就是地面一道0度经线,供大家拍照脚跨东西半球,楼上一台看星星的光学望远镜。收费不菲,学生折价。名气大些,收藏还没这儿多。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 博主回复(2015-6-30
23:16):应老师好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2.gif
好像RGO的观测科研系统已经搬走了,原址现在主要承担科普功能,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