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获得“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

标签:
军事 |
指导单位:国家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未来研究会
承办单位:发现杂志社
特邀顾问:韩启德
论坛主席:周光召
副主席:
论坛组织委员会:
主
副主任:
http://s12/mw690/003uUXaLgy6EltfAaQX6b&690
http://s14/mw690/003uUXaLgy6EltgPfxr5d&690
http://s10/mw690/003uUXaLgy6EltjLkOBe9&690
http://s7/mw690/003uUXaLgy6Eltl5Ge2d6&690
http://s6/mw690/003uUXaLgy6Eltma6dT25&690
http://s12/mw690/003uUXaLgy6EltnbpjBdb&690
提交“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评选论文及内容简要:
论文1.“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该论文曾在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2011.9.浙江大学)“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分会上作了交流报告,已发表于《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4期。
论文摘要:根据收集到的自公元1201年以来全球7.5级/中国7.0级以上强震共400余例,通过计算每个震例之间的时间差(年差、月差等),发现在不同时间尺度中均存在着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根据这两个基本周期数表达出的地震时间分布规律称为“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本文在概要介绍“11/30地震周期律”基础上,来重点揭示在这一周期律背后所隐藏的更为本质的物理规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
论文2.“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该论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易学应用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9.13~15.北京)上作了交流报告,获得大会论文一等奖,并被收录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汇编的《现代易学与经济发展》论文集之中。
论文摘要:从2001年以来,在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以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自然宇宙观为指导,吸收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科学理论成果基础上;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过程中,经过充分的数学论证,发现和提出了“11/30地震周期分布律”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物理规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本文则揭示作为“11/30地震周期分布律”和“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它同时也是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和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
http://s3/mw690/003uUXaLgy6Elux7atYc2&690
洛书阴阳点阵
http://s5/mw690/003uUXaLgy6EluzamcQd4&690
洛书数阵
http://s12/mw690/003uUXaLgy6EluFNScj5b&690
http://s8/mw690/003uUXaLgy6EluK5Dttf7&690
(注:此坐标系名称经过许久考虑,最终确定称为“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
暨“11/30太极数系坐标系”,或简称为“11/30太极坐标系”)
http://s9/mw690/003uUXaLgy6Elv4xXduc8&690
洛书数组
http://s2/mw690/003uUXaLgy6Elt7xETn11&690
http://s10/mw690/003uUXaLgy6Elt3JKid89&690
http://s2/mw690/003uUXaLgy6MHyZygrD31&690
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获奖论文简介
题目:“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作者:陈伟(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构造地质学博士)
研究课题:论文作者陈伟在1980~1997年期间,曾经三进三出西北大学地质系,在秦岭脚下、古城西安,就读地质学专业本科、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累计12年。1997年到政府部门工作以来,仍然坚持工作之余潜心研究“中国大陆强震空间分布与时间周期分布”这一问题;本课题属于个人专业爱好、个人自助、工作业余研究课题;本着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倡导的“要做一辈子研究生”的科学精神,执著追求,乐于其中。
获奖论文的三大科学研究思想、方法和数据来源——(1)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包含地震活动在内的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研究数据来自全球地震特别是中国历史地震数据目录;(2)以中国古代太极理论自然宇宙观为指导;(3)吸收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理论成果、特别是混沌理论的研究成果。
获奖论文的三大研究成果核心内容——(1)反映地球运动及其能量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过程、体现地震时间周期活动规律的“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2)揭示其物理本质规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3)以及这两大规律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它同时也揭示了代表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或数理来源。将建立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基础之上的数理体系命名称为“东方数学”。上述三大研究成果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获奖论文论证的一个核心结论——存在着不同于当今西方科学的、属于东方中国的自然宇宙观或时空观,据此能够推演出一套不同于今天西方数学体系的东方数学体系。东方数学是古老中华文明重获新生、东方科学文化复兴和推动人类科学文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基石。这就是本篇获奖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价值所在。
获奖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二维太极数系》的科学创新价值和重大意义:
——这是从关乎人类生命存亡的“全球地震时间分布周期”当今世界科学难题出发,(1)根据地球历史呈现的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2)运用古代中国太极理论作为指导思想;(3)吸收当今西方科学成果、特别是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这三大方面成果相结合的科学新发现——(1)突破了西方科学自笛卡尔以来确立的“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的公理化假设暨人为假设,发现和建立了反映自然界真实运动变化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暨11/30二维太极数系”;(2)同时揭开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的“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及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即数组【1、4、7】【2、5、8】【3、6、9】的数理来源和基本自然数【1、2、3、4、5、6、7、8、9】序列为什么一分为三;(3)完全证明了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当代混沌理论“周期3意味着混沌”的思想观点和结论;完全证明了中国古代“天地人”整体系统自然宇宙观或自然时空观的正确性。将建立在11/30太极坐标系之上的数理体系整体称为“东方数学”;它是东西方文明在地球人类演进到今天这一时空点上完美的交互对接。“东方数学”的发现和发展,将开启基于中国古代“天地人”整体宇宙观即“天人合一”自然宇宙观基础之上的人类新科学,将为古老中华文明的重获新生和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为开辟人类科学发展新阶段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上的支持和支撑!
补充信息:2013.9.15参加“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高峰论坛”,有缘认识中国著名易学家、科学易倡导者、北易导师廖墨香教授,并在会议结束后随先生一同参加研讨。
(2013.9.16摄于北京稻香.湖景酒店)
http://s2/mw690/003uUXaLgy6Emwzsobnf1&690
http://s6/mw690/003uUXaLgy6EmwCX8mVb5&690
南开大学数学教授,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中国北派易学“科学易”开山宗师,南开大学允公高等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兼南开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北方易学研究中心”领导导师,81岁的廖墨香老师发来的长篇祝贺短信,转载如下:
陈伟先生:
顷得消息,知你的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获“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喜讯传来,我内心感到无比兴奋。你作为北易研究中心的专家,这次获得如此殊荣,这不仅是北易研究中心的骄傲,也是当今易学界的一大喜事,真是可喜可贺。我作为你的老师,代表北易研究中心特向你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你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不求名不求利,多年来辛勤耕耘易经这块神秘的科学殿堂,居然能做出这么大的科研成果,实在令人可敬可佩!望你再接再厉,在科学易的研究中,再创新功,发出更大的光和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廖墨香
11月14日,13:3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先生于2013年11月21日发来的邮件中说道:
陈先生:你获得“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说明你的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已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对你的工作十分钦佩,希望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伟,1964年10月生于上海;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总工程师。1980级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本科,1988级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级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先后在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和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工作数年,1997年至今在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工作。
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