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拳
(2013-07-01 08:59:47)蔡家拳
娲乡武术蔡家拳这一传统武术,历经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传承六百多年,传人二十代,沙里淘金,流传至今的拳械套路七十多套,主要有:拳术、棍术、枪术、刀术、长重兵器、短软双器械等六大类,其中以太极八卦掌、太极神棍、太极春秋大刀、十三板枪为精华套路。太极八卦掌,熊、龙、狮、鹰、虎、猿、龙虎、佛八路掌法,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变法,搏击性强;太极神棍二十套,一百七十二棍法,大耍小耍,迅猛多变;六路太极春秋大刀,刀法雄壮;十三路板枪,精湛凌厉。
蔡家棍是蔡家拳十八般武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据天水市志记载,秦安县孙蔡家蔡邕以二十八宿硬棍自成一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传统武术挖整中,甘肃天水秦安县捐献了《二十八宿硬棍着》的棍谱,此谱现藏于北京中国武术研究院科研部,编号155;秦安县志记载,仅清代,秦蔡氏族人考取武进士1人,考取武举人5人;明嘉靖年,“陇川九逸”蔡赟以二十八宿硬棍为闻名。
蔡家拳属少林兼武当拳种,刚柔相济,独树一帜,是全国稀有拳种之一。特点是:演形大拙,攻防巧重,拳理圆转;秘诀是:阴阳变换,虚虚实实,长拳短打,手至足也到,四两拨千斤;祖训是:德为尚,贵神悟,强族人。蔡家拳历史较长,演技独特,套路较多,拳系完整,实战性强,是陇原武林瑰宝,是羲里娲乡的代表拳种。
娲乡武术蔡家拳系一
太极八卦掌
一、特点
太极八卦掌主要特点,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它不同于一般花架拳,也不同于功夫拳。“拳真功夫假,敢把泰山搬动耍,拳假功夫真,力量强七分”。太极八卦掌把力量与技巧、轻与重、攻与防、进与退、刚与柔全面有机系统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技击性很强的实战拳法,同时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很好的作用;二是动起来为全身性运动,手、肘、肩、头、臀、膝、足都在动,均能克敌制胜。诀法曰:“高不拦、低不挡,手如俩扇门,全靠脚打人,手打三、脚打七,胯打走、肩打撞,矮身挤靠暗顶膝。”一动起来就是手、足、头三管齐下,甚至五管齐下,即双手、双肘、足、膝、头五管并用。动起来,招招连环,迎风接进随自然,怀抱太极风雷吼,克敌制胜在瞬间。三是劲力既有太极之柔劲,又有八极之发劲,还有瞬息万变之寸劲。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刚柔相济,后发制人;四是步法主要以盘龙步、趟泥步、六合步、玉环步为其主体,进、退、攻、防均为圆形踏步。动则即可进入对方身后,使其防不胜防;五是手形手法变化多样,熊、狮、鹰、虎、龙、佛、龙虎结合,有太极河马口、大开大合、小开小合、小开大合、大开小合等多种手法;六是练法以天地定位,水火不相射,风雷相搏,山泽通气,八卦相错,数往着顺,知来者逆。
二、套路
太极八卦掌的套路共有八路。一路是熊掌;二路是龙掌;三路是狮掌;四路是鹰掌;五路是虎掌;六路是猿掌;七路是龙虎掌;八路是佛掌。八卦掌为64卦,384爻变法。
三、要诀
九宫太极与长行,
动如江河静如镜,
收即放矢去即还,
一动两仪阴阳分,
四象五行合八卦,
手肘肩头与臀足,
阴阳手肘上下翻,
太极八卦掌如神,
膝打走来肩打撞,
矮身挤靠暗顶膝,
招招连环贯长虹,
八卦玄机妙无边,
伏羲河图洛书出,
戴九履一生成数,
二四为肩八六足,
一为奇数奇为阳,
二为偶数偶为阴,
阴阳交泰化三元,
头顶天盘足立地,
万物之灵在中盘,
天地风雷水火泽,
一卦动爻百卦通,
龙虎任督丹田藏,
诸家八卦掌不同,
怀抱太极风雷吼,
盘龙步法顺六合,
六合归一是根本,
步步圆圈分八字,
元气须在肛门提,
俩人对手腕中求,
上下前后左右使,
腿法出腿不见腿,
乾出巽入离与坎,
八门反正直斜走,
掌法九宫步下取,
打法须从身上起,
身如强弓手似箭,
硬打硬进功招胜,
窜纵跳跃无非步,
内要提防外要稳,
一手分作八手用,
两手变作多手用,
乾坤转动妙无穷,
前四卦为先前数,
后四卦爻为后天,
天地定位风雷搏,
雷泽归妹交泰掌,
蔡家八卦代代传,
娲乡武术蔡家拳系二
蔡家棍
秦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曾有远古的辉煌和文明。闻名于世的大地湾古人类文化遗存,伏羲、女娲的故事,闪烁着先民的勤劳智慧,辉映着史前文化的灿烂。秦安,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武将辈出。西汉名将李广,精骑善射,誉为“汉之飞将军”;汉代名将、骑都尉李陵,善骑射;东汉大将军隗嚣;前秦王符坚,挥剑跃马,曾一统北方;荆州刺史、千金郡公权景宣,十七岁为西魏轻车将军,后为北周大将军。这些都是古成纪秦安众多历史名人中武将的典型代表。秦安自古出武士,民间习武之风浓厚。仅明清时期,秦安就有十一人考取武进士功名,一百一十七人考取武举功名。
“东枪西棍,南拳北腿”,天水是西棍的故乡,天水棍术独树一帜。很早年间,就有“甘谷的鞭杆,秦安的棍”的说法。秦安人多地少,长期以来,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为了生存发展,秦安货郎担走南闯北,一根扁担走天下,随手搭棍不离身。秦安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敏捷的身手,在商海中遨游,在外出谋生中拼搏。棍术是秦安城乡居民喜爱的传统活动项目,挥拳舞棍,乐在其中。娲乡武术蔡家拳,独具特色,蔡家棍是蔡家拳十八般武艺中套路最多的拳术。在姜城之滨孙蔡村传承六百多年,历经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以蔡氏族人世代相传为主。蔡氏武祖蔡邑,明天顺、成化年间曾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行数十年,深得少林拳真谛,后游学四方,博采众长,蜀破铁脚阵后,归隐故里秦安孙蔡村,将所学少林武艺传给蔡氏族人。“姜城传艺十八般,少林神拳走四方”。明成化、嘉靖年,蔡氏三只虎中有一人在北京镖局为名镖师,明嘉靖年传人蔡赟,字致远,贡生,曾任山东费县县尉,管理兵马,尊称“陇川九逸”。武术以二十八宿硬棍闻名。仅清代秦蔡氏族人考取武进士一人,武举人五人;清康熙年间,锡伯,字九作,乾隆甲子科武解元,曾任山西代州守备,广州惠州府中军都司。蔡潮,字來青,乾隆庚戌科武进士,甘州游击。蔡中材,乾隆癸卯科武举人。清嘉庆年,蔡鸿誉辛酉科武举,蔡淋嘉庆庚午科武举,武艺威震故里。清道光年蔡利材,辛已科武举,暑岷州把总。清光绪年,武举蔡伯成,弓马熟练,以大刀长枪闻名。清光绪年,蔡武林,以飞云棍战胜冀侠,名震武坛;光绪年蔡有全,六合棍法电闪雷鸣,屡屡与人走棍获胜,拳声大振。据天水市志记载,秦安县孙蔡家蔡邕以二十八宿硬棍自成一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传统武术挖整中,甘肃天水秦安县捐献了《二十八宿硬棍着》的棍谱,此谱现藏于北京中国武术研究院科研部,编号155。
娲乡武术蔡家棍,沙里淘金,传承筛留,流传至今的套路主要有:神棍二十套172棍法(大耍、小耍)、单盘龙棍四路、双盘龙棍四路、白猿敬棍十路、阳琵琶棍四路、阴琵琶棍四路、阴阳琵琶棍四路、八卦悬顶棍、迎提棍二路、阳八棍二路、搬扎棍六路、六合棍四路、八虎棍四路、丽山条子四路、脱山条子四路、眉山条子四路、陈山条子四路、铁山条子四路、九宫八卦棍、劈山棍、双跑棍(寿字对练)、阳武转阴武转、扭丝棍(单、双)、群羊棍、八仙捧寿棍、二十八宿硬棍、铁山靠对练、金刚抱柱、凤凰雏、存孝打虎棍、坤阳棍等30余套,其中以四大条子棍、三大琵琶棍、单双扭丝棍、单双盘龙棍、二十八宿硬棍、太极神棍为传统精华套路。蔡家棍世代坚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传人不传一般,学成后不轻易示外,不轻易传人,特别是太极神棍更是秘不外传。据祖训,蔡氏传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方可学习演练太极神棍。每代传承人中全面掌握神棍技法者二至三人。蔡家棍封闭保守了数百年,社会知晓度低,演练者少。一九七九年开始,蔡家拳传人蔡锡铭、蔡仙、蔡金钟等人,挖掘整理蔡家拳,将二十路太极神棍套路公诸于世。二零零九年,在天水伏羲武术表演中蔡金钟代表蔡家拳首次在县外公共场合展示了太极神棍,同年,在西安西棍武术比赛中,太极神棍荣获金牌,双盘龙棍荣获铜牌。目前,蔡家拳十七代掌门人蔡仙,是村上唯一全面掌握蔡家拳七十二套路的老拳师,是娲乡武术大师;十八代掌门人蔡金钟,对蔡家棍特别是对太极神棍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探讨;十九代传人蔡成明、樊小成、蔡来生等人也掌握太极神棍的部分技法。太极神棍是蔡家棍中的瑰宝,共有二十大套,一百七十二棍法。其总诀、套路名称和棍谱为:
总诀
一画开天棍为先,二郎金囊扫宇环。
天王掌塔金光灿,悟空三势震九天。
王母大设蟠桃宴,洞宾三戏白牡丹。
织女撒花宣华舞,白猿盗桃献母亲。
牛郎星君点仙瓜,亚仙刺目神鬼惊。
鱼跃龙门神三刀,寿星献上鹤鹿松。
广成身背翻天印,善财童子拜观音。
老君斗宫训神牛,灵官追魂入云端。
李铁拐怀抱火葫芦,果老骑驴过金桥。
玉帝撒豆豆成兵,李靖接旨天地安。
老君怀抱太极图,三界永享太平年。
群仙捧寿道无穷,步罡踏斗定乾坤。
一百七十二神棍,天旋地转是国魂。
西棍金牌金光闪,蔡家武艺天下传。
套路和棍谱
太极神棍共分20套,172棍法。其套路名称和棍谱为:
第一套:杨二郎扫北。棍谱:步罡踏斗棍法精,金囊扫北数第一,豪气激昂如闪电,红樱扫落漫天雪。
第二套:蟠桃三势。棍谱:悟空横扫蟠桃晏,明棍暗枪显神威,古佛坐地千斤闸,云里拨灯起风雷。
第三套:西王母大设蟠桃宴。棍谱:王母瑶池摆盛宴,莺歌燕舞喜空前,劈地开天海底针,龙飞凤舞冲霄汉。
第四套:老君三打青牛。棍谱:老君兜宫训神牛,青牛回头斗老君,步行八卦棍盘旋,三打青牛左中右。
第五套:鱼跃龙门神三刀。棍谱:鱼跳龙门龙生辉,海底神枪阳五雷,左转右旋神三刀,横扫三军鬼神惊。
第六套:白猿盗仙桃。棍谱:千年古猿盗仙桃,云里拨灯棍飞云,雪花盖顶黑银枪,艺高胆大称英雄。
第七套:天王掌塔。棍谱:天王宝塔放金光,开天劈地震八方,力劈华山步罡斗,惩恶助善美名扬。
第八套:玉帝撒豆。棍谱:玉帝撒豆垂千古,青龙左舞戏白虎,龙飞凤舞喜气生,前朱雀会后玄武。
第九套:童子拜观音。棍谱:善财童子拜观音,手足神棍步法精,单凤朝阳倒捲帘,童子从此不诵经。
第十套:亚仙刺目。棍谱:陆亚大仙练神功,上刺咽喉中刺心,一枪挑得子经去,笑谈赵君非英雄。
第十一套:灵官追魂。棍谱:回马过肩海底针,灵官追魂棍步凶,明棍暗枪相并用,天马行空鬼神惊。
第十二套:果老骑驴。棍谱:八大仙中张果老,单腿骑驴过金桥,力挽狂澜千军扫,手足独用技艺高。
第十三套:广成子翻天印。棍谱;广成老祖翻天印,盖扣翻提棍法精,阴阳变幻海底枪,泰山不倒不鸣金。
第十四套:洞宾三戏白牡丹。棍谱:八大仙中吕洞宾,三戏牡丹留美名,古佛坐地三朵莲,脂粉队里亦英雄。
第十五套:老君怀抱太极图。棍谱:太上老君为道首,八卦炉中炼乾坤,飞云棍合穿云枪,怀抱太极复归真。
第十六套:织女散花。棍谱:织女恋凡来散花,万紫千红疏影斜,左旋右舞盖扣打,千年扎根百姓家。
第十七套:牛郎点瓜。棍谱:牛郎星君点仙瓜,明棍暗枪走天涯,三步一棍龙摆尾,寿星乐得笑哈哈。
第十八套:李靖接旨。棍谱:玉帝降旨凌霄殿,天王李靖三迎传,大鹏展翅重霄九,天官赐福到人间。
第十九套:李铁拐怀抱火葫芦。棍谱:八大仙中李铁拐,铁拐葫芦有威名,左右立轮阴手棍,马步力劈棍耀金。
第二十套:南极仙翁鹤鹿松。棍谱:南极乘鹤游九州,仙鹤亮掌展雄风,神鹿跳跃银枪动,涛声滚滚源劲松。
太极神棍172法20大套路,太极八卦步,步罡踏斗,弧形变换,手法步法身法均呈圆形,上下划圆,左右划圆,前后划圆,上中下三盘划圆,立圆、平圆、斜圆,配合罡斗步、八仙步,稳固沉着,轻盈快速,勇猛刚健,棍法出击有力,棍之劲力饱满,力点准确,开合恰当,动静相兼,刚柔相济,蓄发互变,气势雄壮,神形兼备,凌厉泼辣,快速风旋,棍棍生风,点点如雨,棍打四面八方,独特多变,走招演势,旋转自如,协调一致,自始至终以腰为轴,发自尾闾,力贯全身,气上肩俞,肩推肘,肘推手,劲到棍走,把法灵活多变,快速清楚,棍随身变,身随步移,抖棍换劲,力透棍端,抡撩转拨,连贯圆活,迅猛快速,棍打一大片。上挑棍自横斜劈,变化干净利落,其发力刚柔相济,刚则勇猛果断,柔则缠劲不脱,势如滔滔江水,欲不断招,棍棍有枪,枪棍合一,攻其无反招之机。走棍过招,不和彼械相撞、相缠、相沾,否则无法滑进,一步八棍,一气呵成,力透棍端,方显寸劲。蹬身拧腰要自如,圆活连贯,劈击抡转,肩肘腕要松活,凶猛快疾,身动棍动,眼随棍走,步落棍停,身械合一。
蔡家棍棍技独特,分大耍小耍,大场面一般以大耍为主,两人走棍以小耍为主。蔡家棍特点是:演形大拙,攻防巧重,棍理圆转,故蔡家棍有圆棍之说;蔡家棍要诀是:阴阳变换,虚虚实实,意到棍至,绕圆直击,四两拨千斤;祖训是:德为尚,贵神悟,强族人。蔡家棍理体系、套路体系完整,从迎提棍初学,到条子棍、琵琶棍、扭丝棍、盘龙棍、二十八宿硬棍逐步演练,棍术技巧和技击能力随之提高。蔡家棍每一路棍法,以一至二个组合为单元,每一组合可进行反复单练,一气呵成,实战时一个组合套一个组合,用什么棍使什么组合,平常怎样练,用时怎样使,要果断坚决,敢于亮剑,攻如雷霆,绵绵不绝,守如泰山,进退自如,因势利导,不沾不缠,棍棍带枪,枪棍合一。蔡家棍以大、巧、重为特色,妙在圆中,变在圆中,棍打四面八方,棍打一大片,演练多为大势,棍活动范围大,以求练习力量速度,防守以巧为主,多使用随棍圆棍,重要求发力以寸劲为主,辅以爆发力,聚全身之力于棍端。蔡家棍以套路演练为基础,棍技以套路形式表现,勤学苦练,循序渐进,长期习练,融会贯通,逐步变套路动作为内发动作,达到自然流畅,舒展大方,强身健体,体艺双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蔡家棍必将在新时代展现更加绚丽的风采,为娲乡武术文化增光添彩。
娲乡武术蔡家拳系三
春秋大刀
大刀是百兵之帅。武学有云:“开场流星锤,收场大刀”。武术界把耍大刀叫盘刀。春秋大刀源远流长,誉满华夏。大刀经历代历朝名将勇士千锤百炼,到三国时期,关云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威风八面,刀术出神入化,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故后人把春秋大刀尊称为大关刀。歌曰:
春秋大刀最为强,莲花底下把身藏;
撩刀上步指一掌,前弓后扫大开膛;
西佛显莲花一朵,翻身磨刀斩颜良;
大砍三刀驱虎豹,青龙摆尾把刀藏;
鹞子翻身莲花舞,催马一刀斩蔡央;
霸王举起千斤鼎,大蟒翻身下地堂;
英雄单刀敢赴会,后撩刀鬼神难藏;
前推刀人人恐怕,泰山势黄忠吃惊;
桃园三雄战吕布,斜文刀大战庞德;
上马刀怀中抱月,下脱刀神鬼多惊;
此刀生的贵,找来万将头;
大春秋刀白猿教,活手活步和活刀;
盘龙步八卦先,横扫千军出五关;
关公留下春秋刀,世代相传留美名。
蔡家刀分大刀、单刀、双刀,其中以大刀为首。蔡家大刀有太极春秋大刀(大春秋)、青龙偃月刀(小春秋)、南阳刀三大套路。蔡家春秋大刀是否同关刀同宗同源,尚无实据。名同实不同,还是名同实同,难以定论。蔡家春秋大刀是蔡家拳四大精华套路之一,秘不外传,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光大娲乡武术,特将春秋大刀介绍于下,抛砖引玉,敬请武术同行斧正。
一、太极春秋大刀
1.口诀:
刀是一盘龙,
太白遇神人;
老君留下青龙偃月刀,
赐于关公保刘朝。
盘龙步法白猿教,
活手活步与活刀;
酒尚温时斩华雄,
诛文良杀文丑,
三战吕布虎牢关,
出五关斩六将,
古城壕边斩蔡央;
擒庞德捉于禁,
水淹七军单刀会;
云长英雄单刀会,
誉满华夏;
盘龙步,春秋刀,
此刀贵,万将奠,
荆州王,汉侯亭,
万古青史英名扬。
2、刀谱
大春秋刀谱
一路:
猿猴献掌 独占鳌头 太公钓刀 龙翻身
一收周仓 单刀赴会 飞天刀 龙翻身
回马追风
二路:
童子拜观音 独占鳌头 弓步劈刀 魁星提斗
内外舞花 龙翻身 回马追风 独占鳌头
三路:
猿猴抱刀 魁星提斗 猿猴拖刀 鱼跳龙门
斩华雄 八卦悬顶 魁星抱斗 怀抱太极图
魁星抱斗 内外舞花 龙翻身 回马追风
猿猴拖刀
四路:
猿猴抱刀 雏凤提刀 朝天蹬破天刀 猿猴抱刀
横扫千军 回马追风 猿猴抱刀 龙翻身
内外舞花 力劈华山 回马追风 白猿抱刀
观春秋 猿猴抱刀 斩颜良 左右舞花
单刀赴会 关公理须 飞天刀 龙翻身
跟步拨打 提膝劈刀 回马追风 左捲抱刀
五路:
魁星抱斗 缠头裹脑观春秋 斩蔡央 金丝缠腕
回马追风 单刀洗刀 金丝缠腕连环刀 神三刀
回马追风 左捲撩刀
六路:
魁星抱斗 弓步左观春秋 弓步右观春秋
左右双舞花 力劈华山 回马追风
左捲撩拖刀 后叉龙翻身 二郎担山
上步提刀 定步舞八刀 转身连环舞
刀劈华山 回马追风 左捲撩拖刀
右弓步拖刀 捲刀收势
3、传说
东汉末年,关羽,字寿长,后改云长,手执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屡建战功,威风八面,蜀五虎上将之首。
云长少年时,酷爱刀术,早晚习练,废寝忘食,有一日晚上,在神庙中练刀,困倦进入梦乡,遇一古稀仙人,对关羽曰:你演习的是黄飞虎之族的小春秋大刀,今传你太极春秋大刀,助你成就大业。传完后老仙师飘然离去。关公惊醒后,对老仙所传刀术,记忆犹新,一招不忘。后观此庙为白猿庙,其神像与梦中所见仙翁无二,故有关公少年遇神人,白猿梦中传刀术之说。
二、小春秋大刀
1、口诀
黄公传下春秋刀,
少年关羽显英豪;
刀起云涌搅江海,
刀落云散定乾坤;
马前三刀雷霆势,
左右横扫猛如虎;
梦乡白猿授神刀,
关公英名世代传。
2、刀谱
一路:
1、拨云见日
4、弓步斩刀
7、马步斩刀
10、拨草寻蛇
二路:
12、弓步斩刀
15、夜叉探海
18、脚蹬山门
三路:
21、大蟒翻身
24、面花背花
27、蝎子翘尾
30、弓步劈刀
四路:
32、后拉破腹
35、虚步撩刀
38、扑步劈刀
五路:
39、撤步挑刀
42、虚步撩刀
45、退步舞花
48、扑步劈刀
51弓步斩刀
六路:
52、关公挑袍
55、关公拖刀
58、古树盘根
61、收势还原
三、南阳大刀
南阳大刀一套四路,以平刀为主,以后另作介绍。
四、探述
大刀有青铜刀、青龙偃月刀、金刀、岳胜刀、混元刀等诸种。盘刀、观刀,使人振奋,使人回味无穷,使人精神焕发,眼前一亮,是一种享受。
大刀是武术器械中的重兵器之一,也是远古时期的主要兵器。从石刀、骨刀,逐步演化成竹刀、铁刀、铜刀、钢刀、不锈钢刀,刀术主要技法有:劈、斩、抹、云、挑、崩、砍、撩、架、缠头裹脑、舞花等,刀法丰富,气势雄壮,攻防力强。盘刀,要求刀法明快干脆,故有大刀阔斧之说。大刀从器形而论,具有多种器械之长,其身为棍,棍为百器之宗。棍为阳刚之器,握在手中,可随心所欲,翻转自如,阴阳变换;其刀头尾部紧镶于棍之上端,由龙口紧含,刀从龙口而出向前伸展,刀为偃月,故曰青龙偃月刀,由钢铁千锤百炼而成其形,刀刃锋利,刀背部有钩釵之形,亦为利器,下劈上挑,钩撩釵挂,多种功能俱全;棍之尾部,配有追风,其形如枪似裹。刀如猛虎,枪似游龙,釵钩似飞凤,盘刀名手有虎跃龙飞凤舞之誉。
因“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定手”,“技法看斩首”,盘刀讲究步法和神韵,盘刀比使用其它器械要求更高。传统武术展示,盘刀者,多为德高望重之人。
蔡家春秋大刀分大小春秋两种,十二路。气势雄壮,勇猛凌厉,泼辣快捷,抡撩转拨,旋转自如,连贯圆活,自横斜劈,刚柔相济,特别是活手活步活刀,灵活多变,盘刀手法与棍术无异,是娲乡刀术的典型代表,在陇原武林中独树一帜。
梦乡白猿传神刀,
武圣关公春秋刀,
横刀立马显神威,
华夏大地英名扬。
今朝娲乡蔡家刀,
大小春秋南阳刀,
世代相传神三刀,
刀法奇特一瑰宝。
娲乡武术蔡家拳,
世代传承五百年,
文化遗产须保护,
春秋大刀耀姜城。
娲乡武术蔡家拳系四
六合枪
器械是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械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远远大于拳,发展较快,兵器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枪在古代又称矛,槊,枪有长、短、单、双之分,枪术有单头枪术、双头枪术和双枪术。枪为百兵之王。历史上,善用枪术者,王侯将士、英雄豪杰众多。商周武成王黄飞虎,枪术神出鬼没,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西楚霸王项羽,手执黑樱枪,楚汉相争;三国蜀五虎上将张飞丈八蛇矛、赵云一杆枪屡建奇功;隋唐罗家枪、樊家枪,浴血奋战;宋代杨家枪、抗金名将岳飞沥泉枪、陆文龙双枪出神入化;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枪法精湛、徐宁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明代戚继光抗倭队伍枪术大显神通。枪术,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传统武术项目,长盛不衰,对强身健体有较大益处。
蔡家拳中枪术套路有:滚龙枪四路、战花枪四路、梅花枪四路、岳飞沥泉枪四路、六合枪四路、赵云长行杆子四路、徐宁钩镰枪四路、月牙枪四路、扭膝枪四路、板扎枪四路、十三板枪十三路等十一种。十三板枪是蔡家拳四大精华套路之一,秘不外传,传传人不传一般。六合枪是蔡家拳的基本套路,也是枪术代表套路。现将六合枪枪谱奉献于同仁,以求共赏斧正。
一、
六合枪枪谱
枪似箭 身似弓
两人扎枪用足蹬
枪摆动 一阵风
去无影 来无踪
扎倒还嫌松
疾上加疾
扎倒还嫌迟
四平枪 立水架
回马枪 方使下
卸步单扎锁喉穴。
扎枪要四照
双眼照枪头
鼻头照膀头
手照足指头
意到枪即发
枪扎要穴上。
两人上场把枪扎
紧走三步把枪拿
伸手提起乌龙莽
摆头摆尾四下幌
幌的那人心无主
幌来幌去不沾光
心慌意乱上了当
一枪去送小命亡
扎枪前要正 后要硬
仰手拿 背有空
不如正数十三尖
一枪扎去如针定
去如箭 回如线
指人头 扎人面
眼更快 枪要凶
功夫需要练习熟
练枪法 操手法
不可慌乱胡乱扎
他枪动 我枪扎
他枪收回 我枪发
拨一枪 进一枪
眼疾心快莫慌张
阴阳手往前闯
五花八门人难防
六合枪 是上枪
单凤朝阳朝天枪
扑步劈枪迎面枪
横扫千军云中枪
左拦拿枪右拦拿
回身旋捲劈地枪
迎门三枪弓步扎
前叉拦拿后拦拿
盖跳持枪中平刺
凌空疾刺枪法奇
回马追风右展翅
收枪收步第一路
二路六合左罡步
右罡步中平枪法奇
中罡步枪扎如箭发
绕腰穿刺勿轻视
托枪败势起旋风
果老骑驴过金桥
左盘龙步高架枪
锁喉之枪三路始
退步缠头裹脑枪
过肩绕喉连三枪
绕喉劈地枪如龙
起舞腾飞一阵风
收枪合枪如秀龙
四路六合梅花枪
扎天扎地刺中堂
后手腕活翻连转
枪如梅花满天旋
扎枪三照时勿忘
拦拿绕圆方小成
二、枪论
枪是长器械,其内容丰富,技法全面,技击性强,攻防多变,进退自如,枪术有传统套路和国家规定套路两大类。传统枪术中比较有名的有:六合枪、金枪、子龙枪、张飞神枪、鸳鸯点钢枪、罗家回马枪、梨花枪、少林十三枪、少林梅花枪、少林双枪等。枪术主要技法有:拦、拿、扎、崩、劈、挑、绞、点、拨、挂、缠、云、扫等。枪以拦拿扎为主。枪扎一条线,扎枪是枪的主要技法,武学云:“中平枪,枪中王,当心一点最难防”。扎枪要求平、直、准,扎枪技术大成者,枪术成也。练枪必须下大苦功,从扎枪练起,扎枪首练出枪之法,出枪必从腰出,武谚曰:“枪不离腰”、“出收都环腰”、“枪是缠腰锁”。出枪做到直线向前,力贯枪尖,速扎速收,“去如箭,来如线”。扎枪三尖想照,即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三尖一线。扎枪要保持四平(顶平、肩平、枪平、脚平),武谚曰:“枪似游龙”,行枪收放自如,灵活多变,刚柔相济,虚实兼用。少林兵器总谱云:“出枪如闪电,扎枪如旋钻,收枪似螺旋,绕枪如火线”。枪头常成圆线或弧线运动,拦、拿、缠扎,善于划圆,大圆、小圆、上圆、下圆、左圆、右圆、立圆,枪术妙在圆中,变在圆中,一点三枪,贵在扎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方能步入枪术殿堂。
娲乡武术蔡家拳系五
鞭
鞭属于短器械。蔡家拳中鞭法主要有:黑虎鞭、白虎鞭、九节鞭、蛟龙双鞭四大套路。现将黑虎鞭、白虎鞭鞭谱奉献于下,以求共赏。
(一)黑虎鞭谱
一根钢鞭三尺整
赵君坐虎一声吼
左罡步黑虎亮爪
黑虎亮爪云里拨灯
歇步起左足朝阳
黑虎出洞穿杨步
右步一鞭山开道
阴阳鞭上下翻
金钩钓鱼有妙用
虎跃一步紧跟上
雪花盖顶撩阴鞭
振足换步绝命鞭
回身扭步猛一鞭
(二)白虎鞭谱
白虎鞭法世刚强
怀抱白虎下提忙
上拦下顾撒手枪
左提盖顶送无常
丹凤朝阳过中梁
左虎拖鞭势无双
猛虎翻身左行走
拦路行走跨虎势
连出明暗不留情
白虎单鞭护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