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概括能力

(2013-03-25 21:06:41)
分类: 学习材料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概括能力

                                     

 

  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对一篇课文能用自已的语言进行概括,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而许多学生到五六年级这项能力还是比较欠缺。这项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淅进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三点。

  一、遵循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从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做起。进入到三年级后,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难免胆怯,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示范和纠正。万事开头难。只要语文教师坚持常常练、课课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模有样。

  二、遵循有章可循的研究规律,帮助学生提高概括的技巧能力。任何事物都是有章可循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帮助、引领学生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蹲下来,以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姿态,共同探索怎么样去概括一个段或一篇文章?这个课题。在引领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遵循规律,同时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技巧。比如: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语言要简练等等。这些总结出的技巧能让学生比较快地体会到能力的提高,从而享受到我学会了概括”“我能概括的学习乐趣。

  三、遵循熟能生巧的普遍规律,进行专项拓展训练。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概况能力,教师就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针对学生情况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第一,要有一定的。概况能力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训练和渗透,教师要选取课本外的段落、短文章,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第二,要体现梯度。当的学习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增加难度的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概况。第三,方式要活泼。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调的训练方式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训练与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办墙报、举行小比赛、小评论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不放弃的决心,用持之以恒的耐心,进行科学的教学,相信在这一块教学中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