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淖”字读出多音来

(2015-10-24 20:02:01)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小说《大淖记事》的开头写道: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没有别的叫做淖的地方。据说这是蒙古话,那么这地名大概是元朝留下的。元朝以前这地方有没有,叫做什么,就无从查考了。
       一开始,我也不认识“淖”字怎么读?还是通过查《新华词典》才知道它读nao(第四声,同“闹”音)的。因为“淖”字不常用,所以好多人都把“淖”字读错,读出好多音来,成了“多音字”,让人忍俊不禁。
       我是汪曾祺先生的粉丝,喜欢汪老的小说和散文。于是乎,就用“灿烂的大淖河”注册了微博网名。我平常喜欢给一家电视台的一个小栏目写短小精悍的“图片评论”,有幸被采用了几回。某一日,当一位主持人在解读“灿烂的大淖河”的评论时,却把“淖”字读成了chuo(“绰”音),好一个信口开河;无独有偶,二十几天后,我的“图片评论”再次被采用,另一位主持人在解读评论时,却把“淖”字读成了tuo(“驮”音),好一个异想天开;叫人啼笑皆非的是,两天后,我的“图片评论”又一次被小编采用,而另一位(第3位)主持人竟把“淖”字读成了zhuo(“卓”音),好一个“万字读半边”啊!
       生字认不得,可以理解,但不能想当然地乱读,糊弄观众,因为你们是“公众人物”,代表的是电视台的形象。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放下面子,说声”对不起”——这个字,我不认识,还请广大观众赐教。我曾经在大淖河边看见一位普通市民给他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亲戚)介绍说:这就是汪曾祺笔下的大“掉”河,他把“淖”字又读成了diao(”掉“音)。而他的错虽然可笑,却无伤大雅,无人责怪。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名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