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文【御膳人家】【美食之末世求生】

(2016-12-15 20:29:17)
标签:

小说

阅读

好文推荐

文学

分类: 分享分享--文笔

 

【御膳人家】by缘何故

文案:

大耀上下无人不知深得陛下宠幸的御膳监大总管是个性格诡谲、阴晴不定的蛇精病

作为一个蛇精病,邵衍只凭借一手好厨艺,便足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原以为自己这种神经病早晚得有擦干净身子麻溜等死的时候

哪成想睁开眼,一梦千年,他居然成了个要多窝囊有多窝囊的大胖子

面对各种不知死活试图来挑衅自己的小杂碎

蛇精病表示:呵呵。

这是一个古代知名大御厨反穿到现代大展身手的故事,主shou

Ps1:最近搜罗美食,于是想到关于美食的文文,于是有了这两部【御膳人家】【美食之末世求生】。当然,纯正美食的,御膳人家比较好看,主角也是萌翻天(个人,不代表大众),在古今穿越文里算是比较经典的美文。不过美食末世这文,和美食不太搭边。看晋江读者对于此文吐槽颇多,本人不是考据dang,比较现存的其他末世文,这算是一部好看的。介意的就略过吧。

Ps2: 建议喜欢看小说的亲们,看文的同时,多看看读者们的评论,挺好的。这样大家的思想综合,对于文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透明。毕竟作者菌们写文多多少少带了个人的思想倾向和xxxx。当然,看看评论,也蛮有趣的,哈哈。

 

精彩长评1

专心致志做美食家-by罐罐

 

这章有点过火了。好像通篇都在含沙射影去批西方中心主义。其实,西方中心主义并不是现代西方多元社会的主流,只能算是一支。但是国内比较渲染这一层,觉得好像西方人都有意膈应中国人。有的时候是真的,有的时候是你想多了。文化不一样会导致很多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右翼比较自我中心,西方左翼力量一般都排斥这种中心主义。归根到底文化相异会导致很多分歧。不能说中国人排外那就是很爽很正确的,西方人排外就是自大中心。从西方人的眼光看,就变成,中国人排外很愚蠢,他们自我中心就很高贵,如果双方都这么想,也就没有基本信任和国际关系可言了。
本来是一篇美食文,我觉得心平气和的写文比较好,不要带有浓重的政治倾向。假设真的有这样的大赛,而是国内办的,评审也肯定以本国菜色为主。美食本来就是一种地域文化。很难说地域性的东西会有什么绝对公正。自然组委会的想法看似不公,其实说到底是差不多的,大家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谁比谁低这种说法,嬉笑怒骂去代替纯真的美食,美食就变得不纯真,文章的走向性就值得怀疑了。邵衍做菜做得好,是因为他不会杂七杂八去在乎这类事,味蕾永远是美食最后的归宿。作者的文每天有那么多人去阅读,作者的政治观点不够成熟,会引导许多人去采用一个不成熟的政治态度。如果要制造欲扬先抑的话,还是很多种办法,刻意描摹组委会的丑态,不如描绘评委对美食的极度挑剔和严苛。如果不是真正的美食家成为了评委,这种大赛也不可能提高到国际的高度,并在全世界有广泛信誉。
诺贝尔奖我们常说带有偏见,但是接待莫言的规格上不可能会和其他得奖者有所不同。这种小问题上去刻意降格,只会引起国际舆论的批评,评都评了,自然不可能会去降格。邵衍已经是古梅三星了,你再搞这个,说实话,组委会都是成年人,不觉得有点像是小媳妇故意进门给你脸色看的感觉吗。这样幼稚的组委会在拥有广泛信誉的国际比赛上是并不多见。不要说其他国家,就算西方自己,媒体以独立著称,也未必会对这种事情袖手旁观。所以为了避免舆论风波,接待规格这一说就很不符合实际了。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要那么带有攻击性视角比较好。作者本身如果无法驾驭这种含沙射影或者真的看懂西方社会的话,尽量避免采取一种非常直观、具备冲击性的视角。就比如说,作者对于中文系的认识和国学的认识,前期搜集资料的时候应该更充分一些。
中文系在本科是不细分的,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分各种科系,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生才开的系,不过那是小事,也许也有大学单独开。一般国学部分的话,分成音韵学(研究上古音系、中古音系)、训诂学(研究古籍字词和疑难杂句)、文字学(研究甲骨、金文、简帛文、印玺文等上古文字,我读的就是这个系)、文献学(研究古书校勘、辩伪)、古典文学(偏文学一类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等等等等,说是要细分,但实际上其他几门也都要学,文字学不懂音韵学,就无法考证清楚某些文字的源流等等。
如果往现代语言学发展,还有现代汉语、语用学、语言学等等划分,往外国文学靠拢,又有许多科目,如文艺学、文艺心理学、英美法日乃至非洲文学之类的系种。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也要兼修历史和哲学、美学方能进步。
另外,如果真读了古典文献学,课本是不可能用简体字的,古典文献用简体字会被人嘲笑的。。。论文也多见用繁体字写,不是为了zhuangbility,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古籍都是繁体,你研究古籍怎么能用简体字。至于国学诸多门类,都不可能用简体字。其实邵衍选的科系是对的。他以古人的身份,在系里只会被追捧为大神,因为用文言文答卷是教授都很喜欢的一种答卷方式。还有中文系不学高数的,但是英语要学。
话扯回来,
这种扩张性的叙述,不过只不过是用侵略语调回应了别人的侵略语调,互相的斥责无异于文章本身。相逢一笑,恩仇自泯。
美食虽是地域文化,但味蕾终究无国界。一如既往会去追这篇文。希望作者能够向中国菜一样,底蕴深厚,沉得住气,海纳百川,不计较一得一失。
希望文文越来越妙,越来越好,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by罐罐

 

精彩长评2

评《御膳人家》by给爷笑一个

给作者提几个意见哈。我很喜欢作者娱乐圈那篇文。看有评论吐槽苏啦白啦,我觉得并没有。御膳人家这篇也蛮喜欢的,主角性格好玩,美食桥段都很好看。但问题在于某些地方反而让我觉得有点白……
别的不说了,国学圈这条线真的是败笔啊。首先国学圈这个圈子是不存在的,其次在比较高端的学术层面,国学这个词其实是认同度很低的,也有高校在哲学系下属开设国学专业,或者办国学院,但基本都是跟着市场or行政潮流走,争议是比较大的,甚至很多学术圈的人会觉得国学这个词就很low很外行。其次,学术圈、书法圈、艺术圈……其实还是很隔行如隔山的,没有那么多的交流。而现在书法作品的定价在同一个段位上,当然跟写得好坏有关系,但很大程度上定价还是根据头衔、知名度、师承……一炮而红这种事情在这个圈子是不存在的。至于出入餐厅的名流一眼就看出字的好坏——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少有的。大多数人(就算有钱有地位),你拿幅黄庭坚颜真卿真迹放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出有多好的。当然这些人如果是想对老板儿子示好那就不在讨论范围内……最后繁简字问题。好多人讨论这个但是好像没有get到重点……重点是主角是会写草书的,他居然不认识简体字才是个问题……大陆简化字的讨论很多,爱无心什么的广为流传的说法基本都是不懂文字学的门外汉。基本来说,汉字的发展本身就有简化的潮流。简化字中一大部分的简化还是比较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它们上述到《说文》的时代,把一些同源分流的汉字重新归纳。另一部分的简化有争议但也有依据,主要是根据草书的写法。只有比较小的一部分的简化新造是相对不太合理的。而且对古人来说,其实没什么错别字的说法。比如现在台湾正体字规定歷史”“日曆的历是不能通用的,但古人随便通用啊,写文章的时候随便借同音字过来用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对于一个古人,尤其还是会写草书的书法家,认简体字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反而现代汉语的语法构成,民主”“自由”“世界”“革命这些外来词词汇反而可能障碍更大一点。还有书法协会发工资啦(这大概要是省市级书协才行),老师有权利让他政治英语课过关甚至过六级啦……这些基本都是比较异想天开的事情。
我觉得穿越的魅力在于看古人和思维和技术和现代思维技术发生碰撞产生的种种矛盾,而反穿的魅力在于打脸,打的就是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不切实际的自豪感。就这点而言,主角做菜的部分是看得蛮开心的,但国学圈这条线完全不会觉得这是现实世界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就觉得比较假和白了。

---------------------------------------------------------------------------------------------

【美食之末世求生】by张叔叔i

文案:

世重生 有丧尸 有美食 有空间 有种田 有自然型天气环境灾害
本文架空,考据党绕道  ,谢绝扒榜

郑砚重生回末世一年前,空间在手,美食我有。一边收拾极品亲戚,一边收集各地特色小吃,酸辣粉、灌汤包、热干面、手抓饼、麻辣烫、酸菜面、烤面筋、酥油饼……等等

武力值爆表狠毒寡言护短攻VS好吃仓鼠(储藏食物)受
【小剧场】
郑砚:你觉得和我在一起之前,和在一起之后,有什么变化?
霍贤思索片刻,说:之前后顾无忧,之后后顾有忧。
“……”
郑砚:我有手有脚能吃能喝,你忧什么啊!
霍贤道:怕你渴怕你饿,怕你冷怕你热,怕你事少闲着怕你事多累着……等。
郑砚:“……”

 

Ps:相比较其他末世文,此文描写末世情节不是特别的宽广,就像是拘泥在一个小天地里面,打打丧尸,吃吃美食。。。和【二零一三】【末世掌上七星】相差甚远。不过,这个小天地描绘的很精彩,没有枯燥和乏味,值得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推文【言情】
后一篇:关于酸奶选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