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襄派教育家”的筑梦人 ----卞和文化系列

(2016-09-24 17:32:15)
标签:

教育

文化

做“襄派教育家”的筑梦人          

我今天的陈述共分三部分,分别是梦想启程、梦想途径、圆梦规划。

第一部分:梦想启程

2003119,我怀惴组织的信任与嘱托,完成了从单位副职向正职、从负责农村初中一方面工作向经营城区小学全面工作角色的嬗变。上任伊始,我也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将“以人为本,善待师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造科学、和谐的环境”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将“办特色教育,创品牌学校”作为办学目标,但办学效果很难显现。面对现状我开始了取经之旅:远学上海卢湾小学、武昌实小,近学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宜城市实小等办学经验。在与名校零距离的接触和名校长的多次对话中,我对如何办好有影响力的学校,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部分:筑梦途径

200991,我校一年级新生人数,首次超过邻近的县实小,欣喜之余,进一步坚定了我的办学信心。2010年北师大校长培训之旅,让我找到办名校的金钥匙:学校发展靠文化,校长发展靠气派。于是乎,我得出了办名校的“三要素”:

一要高点定位办学理念。南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氏璧的故乡,卞和得璞、献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我校原名为“卞和小学”,1994年更名为“城关镇实验小学”,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调研,我提议把闻名中外的历史名人——卞和,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主体元素,对内提升办学内涵,对外提升学校名气,全力打造“卞和文化”品牌。确立了 “一体两翼”的卞和文化办学理念,即:以快乐高效的卞和课堂建设为主体,以文化环境和艺体活动建设为两翼,通过环境文化、课堂文化和课程文化建设,走特色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为巩固“卞和文化”办学理念,我着力备好“三堂课”,打好“三张牌”。

“三堂课”是指:备好学校中层干部课,通过行政会、专题会,统一办学思想;备好全体教师课,让卞和文化的内涵及外延、校长的办学思想,融入教师工作与生活;备好学生课,让学生快乐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三张牌”是指:打好文化环境牌,让校园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一楼一廊都“活”起来,塑造卞和“魂”;打好文化活动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把“卞和文化”精神渗透到活动中,塑造学生“精气神”;打好文化课堂牌,通过高效课堂建设,练就教师过硬基本功,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精进提质,减负增效的效果。

二要精心打造学校特色。为体现办学特色:一是以卞和献玉故事为蓝本,营造文化氛围。在校门口放置巨石,取名“璞石”,寓意学校是美玉的打磨场,是人才的摇篮,进门是璞,出门是玉;把校园四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卞和路”、“献玉路”、“博爱路”、“诚信路”;把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爱”、“真”、“志”、“慧”,寓意卞和文化的四种精神;把爱国爱校、励人向上的城关实小校歌更名为“卞和之歌”。

二是以卞和文化理念为指导,构建课程文化。以传承卞和文化精神为重点,先后举办了十六届“卞和之声”诵读节、 “卞和之帆”体育节,八届“卞和之韵”艺术节、 “卞和之馨”读书节和 “卞和之星”科技节。多年来,始终坚持班级特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把成熟而优秀的活动项目,汇编成校本教材,纳入课程管理。目前共编印了《卞和颂》和《笛韵》两套校本教材,班级特色活动与“卞和文化”已实现深度融合。

三是以卞和文化精神为核心,打造快乐课堂。我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通过教材解读、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尽力挖掘渗透“卞和精神”的着力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碰撞思维,交流情感,重组经验,释放张力,培养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和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进而打造快乐、自主的“卞和课堂”模式。

三要社会认可办学实绩。经过10余年的努力,学校已培养出襄阳市“隆中名校长”1人,“隆中名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8人、教学能手32人。3000多人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才艺、科技等比赛并获奖,其中获全国奖114人,获省奖579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教改名校、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学校编排的大型历史剧《卞和献玉》登上了第十四届全国校园春晚的舞台,荣获金奖,并在中国教育频道热播。2014全省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会,在我校召开,省教科所原所长刘青春说:“该校卞和文化让人眼前一亮。既有仰望星空的视野,更又脚踏实地乡土情怀,生动可信,值得推广。”随后,《湖北教育》杂志社开辟专栏,全面报道学校卞和文化。

第三部分:圆梦规划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教育本质和规律,如何运用自己的思想与智慧,科学谋划、形成特色、树立品牌,是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新课题。今后,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内涵、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不辱使命、敢于担当、示范引领的“具有襄阳气派的教育家”。为此,我将竭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批评和帮助:

第一,以艺体活动为支撑,培养更多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把经典诵读、一班一特、戏曲进课堂等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培养更多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让其上台能讲、开口能唱、抬手能弹、挥笔能写。

第二,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造就更多的“襄派教育家”。扎实开展“刘道记名师工作室”工作,开通工作室微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名师团队参与区域展示活动,带动培养出更多地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

第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荆楚大地唱响“卞和文化”。以我承担的省级优秀课题《传承卞和文化,构建特色校园》为基础,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成果《琢璞成玉——卞和文化建设的的探索与实践》,带领我的团队继续深入挖掘卞和文化,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把研究成果《卞和实小与卞和文化》推出湖北,走向全国。

有一种情愫叫忠诚,有一种精神叫坚守,有一种境界叫无求。在筑梦襄派教育家的征程上,我将始终求索不止,奋斗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