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原名叫什么?看至今还在起作用的杰出水利工程

标签:
都江堰游四川游灌县游 |
分类: 旅游采风 |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在西部的岷江边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原来就叫灌县, 因岷江水灌江而得名。 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朝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
1988年,才撤县设县级都江堰市,由成都代管。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看古城的不多,主要都是奔着水利工程而来。从成都站或犀浦站坐轻轨来此最便捷,出轻轨后有公交直接到景区门口
5A景区,现在门票是90元。一般都走离堆公园进。走后山城隍庙一带也是有公交的,只是车次少
老树都 结出了像乳汗般的须根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
建筑布局是:"东临江口之关 ,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筑朝真之坛。"
旁边内江水流滔滔
走一段旱桥,还可到另一段看离堆
气势不凡宝瓶口
这是仿制的古代围堰的器具
里面有一段路还是蛮长的,可选择15元单程的电瓶车,可从飞沙堰坐到鱼嘴边
全是李冰父子的智慧和当地民工的贡献。
鱼嘴这里又可以走吊桥,去往河对岸的玉垒山
可先到秦堰楼,是个观景台,再到二王庙。
《 括地志 》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解决了岷江水患,造福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 飞沙堰溢洪道 和宝瓶口进水口
这是纪念父子俩的二王庙
李冰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初一个造福百姓的小举动,没想到会一直福泽后世子孙,时至今日人们对都江堰都是赞不绝口,都江堰的建成使四川从灾害多发区,一跃变成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著名的水利名言
这是后山的正门。从二王庙走到此处,很远。多数人选择打车过来或走原路从离堆公园正门出去
感觉景区相当地大,有时间的话,可玩一天,走马观花至少也要二三小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 伏龙观 、 二王庙 、 安澜索桥 、 玉垒关 、 离堆公园 、 玉垒山公园 、玉女峰、灵岩寺、 普照寺 、 翠月湖 水利工程等。如有时间还可转车去附近的青城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