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全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有感

(2018-10-30 09:19:04)

    这次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全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经过4天的听课、交流、评课,我有所思,有所悟。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空的木桶,一下子倒进去满满的水,感觉非常的充实,这种感觉让我忘记了在听课过程中的疲劳。我想小学21节优质课,其中值得一提的教学设计亮点非常的多,不能尽兴全用文字描述。我选择说说几乎每节音乐课都会遇到的教学环节。

这里我节选了一节音乐课《森林狂想曲》。首先第一个环节是熟悉主旋律。这里老师的设计是观看FLASH动画,学生随主题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同时教师打节奏提示学生主旋律的节奏特点。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让学生熟悉了主旋律,做打铁的情景表演,同时更熟悉了主旋律的节奏特点,集聆听、体验、表现为一位。其次是哼唱主旋律。先出示显示音高的旋律线,学生用哼唱主旋律,教师弹奏主旋律并提示高位置。接下来让学生边听边唱,同时用手画出高低旋律线。第三部是提问在唱旋律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这里老师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旋律中十六分音符较多且速度很快得演唱困难,运用媒体技术将原曲制作成由慢到快得播放段落,辅之以FLASH钢琴键盘演奏形式呈现,使之能正确演唱,记忆主题旋律。最后一个步骤还是提问:主题旋律在音乐中总共出现了几次?从而加深、巩固学生对主旋律的印象。这样的设计其实可以运用到我们每节音乐欣赏课当中,在欣赏课中,我认为对主旋律的处理很重要。教师抓住了主旋律就是抓住了欣赏课中最关键的一条引线,从而使欣赏课以较完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之更容易的接受。

         听完这21节课,我有所悟:

1  要关注音乐本体,注意学生发声的科学性和歌唱状态,这些都是音乐课中最本质的东西,需要我们老师时刻关注的。

2  要关注学生。要帮助学生摆脱被动的局面,变为主动学习的本体。像律动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对音乐的感受,自己做自己的律动。而一些老师都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整齐有序而带领学生统一做律动。在音乐课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不要永远让学生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其实可以是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中探讨、一起寻找答案。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而这里有一个误解,好像开课的教室一定要在这节课中解决所有的问题,才是一节好课。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别具匠心的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生动形象的音乐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学生都是一种很自然很轻松地状态。教学过程中,始终有学生的参加、学生的体验、学生的表现等。

3  34年级可以开始识谱教学。新课改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教师们一致抛弃了音乐中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教节奏、不教音符。甚至对歌唱技巧也毫无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所谓的:学科综合知识,于是音乐课好像又是美术课,音乐课又像是语文课,失去了音乐的本质,失去了音乐的基础。因此,我认为在12年级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节奏,34年级可以唱唱唱名和图形谱,56年级可以学习简单的乐句,并初学简谱。

   作为一个年轻的音乐教师,我深深得感到上好一节音乐课非常难。需要我们音乐老师不断得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音乐实践中反复验证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会在每天的音乐课中收获教学的点滴灵感,让它们充实我的教学理念;会在音乐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成为一个时刻思考中的音乐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