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伴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对LED产业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提高,这也推动了LED行业的蓬勃发展。
LED产业是集技术与资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决定着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环节和竞争力。目前,LED 产业已形成亚洲、美国、欧洲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欧美、日本等国在半导体衬底材料、外延晶片、芯片、封装等高中端领域垄断了核心技术,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高端市场基本由韩国的QSI、日本的NIChia、Toyoda Gosei、美国的Gelcore、LumiLEDs、CreeLighting、德国的Osram 等几大公司垄断。我国南昌大学自主研发的硅衬底蓝光LED 外延晶片、芯片技术曾一度打破由NIChia 垄断蓝宝石衬底和Cree 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表明本土产业在外资日益渗透的压力下正在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LED照明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催生了日本的“21 世纪照明”计划、美国的“下一代照明计划”、欧盟的“彩虹计划”、韩国的“固态照明计划”、中国台湾的“新世纪照明光源开发计划”以及中国大陆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等国家级LED 照明发展规划。与此同时,LED 照明相关标准的制定、标准体系的建立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在分析国内外LED 产业及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LED 照明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
LED 产业特征
我国的LED 产业虽然与国外基本上是同时起步的,但在半导体照明的国际产业链中,我国仍处于中下游,大部分厂商都是做技术含量不高的封装加工,核心部件技术大多需要依赖进口,无论是材料、设备、芯片,还是封装、应用技术都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LED 照明产业市场规模
进入21 世纪以来,LED 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显示屏、背光和照明领域。其中照明领域包含景观照明、低温照明、汽车照明、普通照明等; 背光源应用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数位相框、户外广告牌等。总体来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LED 市场增长点方面,据统计,从2009 ~ 2013年,以笔记本电脑背光驱动IC 及室内照明的复合成长最高,分别为39% 和35% ; 出货量以智能手机背光驱动IC 为最多。未来几年,LED 背光市场的增长点将集中在笔记本、液晶电视等中大尺寸液晶屏的应用上; 而LED 路灯将是LED 照明应用中的最大热点。
从整体上来看,国外LED 产业正处在产业发展期的中期阶段,而我国LED 产业处在产业发展期的前期阶段。这种从生命周期角度获得的判断是从市场规模与结构、产业标准与技术创新等角度综合分析的结果。
综上所述,2013年又是LED蓬勃发展的新一年,我们期待在2013年,LED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其他资讯可参考http://www.forprostech.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