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ogle说:Android和ChromeOS近期不会合并

(2013-05-14 22:08:53)
标签:

it

分类: IT观察与评论

    今年3月份,Google宣布负责Chrome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桑达尔·皮恰伊(Sundar Pichai)接替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的Android业务主管职务,统管Google的两大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Chrome。笔者当时曾撰文“Android和Chrome整合大业如何展开?详析与前瞻”(以下简称“虎文”),分析了Android和Chrome整合的困境和可能路线。

低调的桑达尔·皮恰伊荣任新职之后一直拒绝媒体采访。直到昨天(5月13日),2013年Google I/O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他首次接受媒体WIRED的采访,谈及Android和Chrome的整合等一系列话题。

关于Android和Chrome的关系
桑达尔·皮恰伊说:Android和Chrome都是大型的开放平台,增长迅速。用户关心的是应用和服务,不是操作系统。我们拥抱这两个平台,并将继续向二者投资。短期之内,它们的关系不会变化;长期的关系则由计算技术本身决定。我们正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共性。在浏览器层面,两个平台共享很多东西。我们将做更多类似的事情,或许未来还有更好的协同、促进办法。

Facebook在HTML5上的失败是否会导致Chrome转向Android?
桑达尔·皮恰伊说:其实我们的一些大型应用现在是直接在设备上运行的(而不是运行在浏览器里),例如我们有原生Gmail APP。不过我并不认为Fackbook移动项目的失败源于HTML5。与Fackbook相反,另外一些公司成功的使用HTML5逆袭了原生APP。这很好,每个开发者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至于(像Chrome OS一样只支持HTML5应用的)Firefox OS,它的出现并不让我意外,Web是一个重要平台。也这是我们做Chrome OS的一个原因:如果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

关于Android的开放性与碎片化
桑达尔·皮恰伊说:Android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不改变其开放基因的前提下,帮助全世界的终端用户改进体验。我们不得不寻找对用户和开发者都有价值的合理化方案,这需要平衡。但是现在我们还不打算改变。(不过)最终我们得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体验,作为这项努力的一部分,每次发布的Android都会有所变化,我们因时而变。我们希望用户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很高兴看到Fackbook在推出Home应用时首先考虑到Android平台。亚马逊的Kindle Fire也符合Android的许可规则。Google或许喜欢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个版本的Android,但是我们也不会刻意反对Android的定制。我们的重点不在于Fackebook Home或Kindle Fire。我们的机会在于确保计算技术造福用户,为他们解决重要问题。

关于Android的不赚钱
桑达尔·皮恰伊说:我们对自己的商业模型非常满意。我们所有的核心服务都可在手机上使用,Android帮助用户使用这些服务。有些服务,例如Google Play,显然能带来收入。我们现在更加专注于终端用户体验,这同样会有商业价值。

关于三星和摩托罗拉
桑达尔·皮恰伊说:三星是个很棒的合作伙伴,在帮助Android成功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几乎在所有重要产品上都与他们有合作,我对此毫不担心。从历史上看,这个行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结构。看看微软和Intle,二者互相依存。当我们探寻计算技术的未来之路时,我们需要显示、电池等方面的创新,三星是这些技术的世界领导者。至于摩托罗拉,出于安卓生态系统考虑,它只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合作伙伴。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WIRED的英文报道,但是本文以节选和意译为主,并根据小标题重新进行了组织。)

简短评论
通过WIRED的专访,我们可以了解到桑达尔·皮恰伊乃至Google公司对于Android和Chrome平台的基本态度。这一态度并未超出我们之前预计的范围。例如,对于Android的碎片化问题,Google的雷声大、雨点小。如“虎文”所述:“劈柴(桑达尔·皮恰伊)可能会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姿态,但是前景不容乐观。”
在Android与Chrome平台的整合方面,虽然桑达尔·皮恰伊说“短期之内,它们的关系不会变化”,但是其实际做法基本上糅合了此前猜测的几种路线:Android与Chrome互相借鉴;发力Chrome浏览器,提升一致体验;弱化平台概念;拓展Web化服务。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Web化核心部门出身的桑达尔·皮恰伊并没有借助这个专访大力鼓吹Web化。或许是因为顾及Android生态,不愿明确表态;或许是因为Google改变思路,决定两头下注;也或许是因为Google确实打算弱化平台概念。其真正意图,估计只能像桑达尔·皮恰伊所说的那样:“由计算技术本身决定”,或者说由时间来显现。

P.S. 附送桑达尔·皮恰伊的一则小幽默,当最后记者问道:“你本来就全面掌管着Chrome和APP部门,现在又操持着世界最大的手机平台。你是怎么搞定这么多事情的?”桑达尔·皮恰伊回答说:“我有一个秘密项目,可以给每天的24小时额外添加4个小时。这牵扯到时间旅行。”

@悟网不欢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