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IT人眼中的家用3D打印机

(2013-05-12 15:53:27)
标签:

it

分类: 3D打印

    上个世纪70年代是计算机产业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已接近成熟,大、中、小型计算机在发达国家的科研、教育、工业、商业等领域均获得一定应用。但是微型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PC)却还是个很稀罕的玩意,只在极客中流传。1975年,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组装出第一台APPLE I;同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创建微软公司。这两个公司的天才创始人,拥有一个同样的愿望:把PC摆放到每个人的书桌上。20年后,他们的愿望成真,PC成为最常用的个人办公和娱乐设备。
今天,3D打印异军突起,在工业生产、高端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等方面获得成功应用。有人把它誉为计算机之后的又一次伟大革命。那么,3D打印能否进入家庭消费市场?3D打印机离每一个人的书桌还有多远?结合笔者近期对于3D设备和厂家所作的调研,本文将从一个IT从业者的角度分析3D打印机的发展前景。


1. 主流3D打印机的局限性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方法的区别造就了3D打印机的根本区别。目前最典型的成型技术有三种:熔丝沉积快速成型(FDM)、光固化成型(SLA)和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相应的,FDM打印机、SLA打印机和SLS打印机占据了3D打印机的大部分市场,是三类最主要的3D打印设备。

FDM打印机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但作为实用产品,它具有以下缺陷:1)打印精度低,普遍打印效果粗糙、产品边缘存在“台阶”效应;2)打印速度过低,动辄耗时数小时乃至数十小时。3)可用材料有限,只能打印塑料物品。
SLA则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型技术,技术相对成熟、应用最广泛,它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它应用于家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价格,以相同打印空间计算,SLA打印机的价格是三类中最高的——一台最便宜的SL打印机也需要数十万元。同时SLA使用的某些原料有一定的毒性,家庭使用不便。
SLS可以使用的粉末材料类型非常多,意味着它可以打印很多种材料的物品,物品的精度好、强度高,可用性高。但如果作为“家用电器”使用,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价格高,虽然低于相同打印空间下的SLA打印机,但价格仍高达数十万元;2)烧结出的物品表面粗糙,需要进行后处理;3)维护难度高,维护成本高昂。


另外一种主要用于3D照相的打印机,采用三维粉末粘接(3DP)技术,成型速度快,能够输出彩色物品,但是其精细度不足,强度低,需要后处理工序,成本高,桌面级应用几乎没有。


因此,当前任何一种类型的3D打印机都难以直接在家庭环境中应用。


2. 数据源与原材料的问题
要“指挥”3D打印机打出所需的物品,首先要有3D数据/模型。产生3D模型的途径有两种:人工设计和仪器扫描。前者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艰深、繁琐,很难普及。后者的问题则在于:3D扫描仪——主要包括手持激光扫描仪和结构光扫描仪两类——价格也十分昂贵,前者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上;后者经常需要多台同扫,整套价格亦高达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在打印耗材方面,目前3D打印的原材料普遍不便宜,以最常见的FDM打印机所使用的ABS塑料为例,打印一个(丑陋)杯子的原料成本就需几十元;采用SLA打印的话,所使用光敏树脂的价钱更可轻轻松松达到上百元。与此同时,可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的种类很有限,普遍为塑料(FDM)、光敏树脂(SLA)和金属粉末(SLS)。家庭中经常使用的陶瓷、木头、玉石、布匹等无法作为原材料,因此也无法设计、打印相关的物品。

3. 3D打印机的痛点在哪里?

拥有一台可摆在书桌上、随时打印个性化物品的3D打印机,一定会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如前所述,当前的3D打印技术并不成熟,3D打印机的家庭应用受到诸多制约,包括:速度慢、数据少、功能差、原料贵、价格高等。面对这些问题,似乎家用3D打印机的前景一片黑暗。
但早期的PC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经过近10年的努力,这些问题全部得以解决。PC产业解决这些问题依靠的是两个法宝:1)通用CPU+模块化外围,核心通用、外设灵活;2)不断提高芯片的集成度,从而提高速度、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可以说这两个法宝击中了PC行业的绝对痛点,使得PC在80年代之后成功实现核弹式爆发。


要想在3D打印机领域复制PC行业的成功,我们同样必须考虑思考两个问题:1)3D打印机的“通用CPU”是什么?2)如何降低其成本?前者使得3D打印机能够保持兼容性、打印出尽量多种类型的物品,后者则降低3D打印机的价格门槛,使其有望进入千家万户。

观察两种速度快、精度高、前景光明的快速成型技术SLA和SLS,可以发现它们都需要使用激光器(SLA未必一定要使用激光器,但普遍认为激光固化是发展趋势),而手持激光扫描仪的核心部件同样是激光器(有些结构光扫描器使用的也是激光)。激光器成本高昂,是三者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共同原因。MIT媒体实验室在Kickstarter.com上的3D打印机众筹项目Form1,成功的把SLA打印机的价格拉低至2500美元左右,关键就在于低成本的激光器和光学系统,据说其使用的激光器源自蓝光播放器。
另一方面,早期应用于军事、航天领域的半导体激光器业已进入民用市场,它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结构简单,并可通过外加的电场、磁场、温度、压力等改变激光的波长,或许具有“通用CPU”的潜力。美国Coherent公司所推出的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应用于SLA。在这个点上,3D打印机就与发展成熟的半导体工业联系起来了。

此外,无论是激光还是自然光(例如紫外线、非激光结构光),以及配合这些光线发生器工作的镜头,均落入光学领域,这一领域在军事、航天等领域已经具有充分的积累,相关技术接近成熟,其向民用领域进行转移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光学或将成为家用3D打印机大发展的痛点。如果高端光学技术能够平稳引入3D打印领域,在此过程中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成本的低廉化,构成3D打印机的通用、廉价“CPU”,相关外围设备价格的下降亦指日可待。


打印耗材之于3D打印机,如同软件之于PC,当有了性能强劲的CPU之后,3D打印机对原材料的处理能力必将大大提升。同时更多的材料公司将像PC行业的软件公司一样纷纷加入进来,不断开发出新颖、实用、低价的原材料,闭合家庭3D打印机普及的最后一环。


4. 未来之路
再次回顾上个世纪70年代的PC业,其发展轨迹清晰明了。不断成熟的半导体产业和集成电路技术带动了计算、存储等器件的小型化和廉价化。一小撮电子爱好者拼命将这些器件拼装起来,试图出售给普罗大众,至于这些电子玩具能做些什么,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只是认为这个东西很酷炫、很重要,应该摆在每个人的书桌上。
而当前3D打印领域也弥漫着同样的氛围,没有人能够断言3D打印机终究只是一个“玩意”,还是能够发挥革命性的力量。只是就爱好者的狂热和业界的期待来说,3D打印似乎已经到了技术变革的前夜。这次的变革,很可能源自光学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自高端向低端的转移。目前暂时缺乏的,是核心部件的成熟,以及一个类似IBM的巨人把相关的工作标准化、产业化。


因此,有一定的理由相:这一天或早或晚,终将到来——即使未来的3D打印机具有截然不同的工作机理和形态。而我们每个人的书桌上可能终究会摆上一台,至于它都能用来做什么,答案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正如70年代的人绝对想象不到我们现在正在用PC做什么一样。


以上纯属个人臆断,不当之处尚请3D打印玩家和方家指正。

@悟网不欢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