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拼音学习调查问卷》分析

(2017-02-27 15:40:13)
分类: 县级小课题

《汉语拼音学习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我共分发问卷60份,收到60份。具体情况如下:

1.你是几年级学生

一年级发放25份,收到25份;二年级发放20份,收到20份;三年级发放15份,收到15份。

2. 你喜欢学习汉语拼音吗  A.  喜欢     B. 很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88%的学生回答喜欢3%的学生回答很喜欢,3%的学生回答一般, 6%学生回答一般

说明: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学拼音有兴趣,但大多数兴趣不浓厚;不喜欢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拼音吃力。喜欢是因为在读故事时,拼音帮助自己了解了故事内容。

3.你认为学习汉语拼音重要吗?          A. 不重要     B. 重要      C. 一般      D. 非常重要

30%的学生回答不重要30%的学生回答重要  40%学生回答一般

说明:汉语拼音在平时生活中运用不广泛。

4. 一般情况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汉语拼音的?(      

A. 老师讲授   B. 拼音卡片   C. 用拼音软件   D.其他

80%的学生回答老师讲授10%的学生回答拼音卡片

      10%学生回答其他

说明:老师在教学拼音的时候方法单一,家长在辅导时也没有新颖、趣味的方法。

5. 下面几种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A. 观图法   B. 儿歌诵读法   C . 学动物鸣叫法   D .都不喜欢

       40%的学生回答观图法50%的学生回答儿歌诵读法

     10%学生回答学动物鸣叫法

说明: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趣味、直观教学受欢迎。

6. 学了汉语拼音,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            

A. 读故事书   B. 写作文   C. 看报纸    D. 阅读   E. 其他

       58%的学生回答读故事32 %的学生回答写作文10%回答其他。

   说明:学生还不是清楚拼音的用途,只是根据已有经验来判定拼音的用途。

7. 你有学习拼音的课外书吗?                       

A. 5本以上    B. 2--4      C. 1     D. 没有

      6%的学生回答“2——452%的学生回答“140%的学生回答没有。

  说明:学生学习拼音的资源欠缺,无法对课内知识进行有效巩固,更无法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

8.注音测试。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一年级出错率高,尤其是音节的声调和三拼音节的拼写,只有极个别同学复韵母标调正确;二年级出错率较少,能够准确拼写三拼音节,复韵母标调有误;三年级个别同学只在复韵母的标调上有误。

9. 亲爱的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有很多方法,你能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吗?

此题学生在回答时,只是填写“可以”二字,但是不能讲出具体的方法。

说明:学生在学习拼音时,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意识使用方法,但没有有意识去总结;或者说是学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但是不会概括。这主要是基于学生年龄的原因,当然与平时老师教学中的引导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认为:

一、拼音的学习比较枯燥,所以要选择直观、趣味性浓的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拼音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接受特点,不过分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在教学时不纠结于某一知识的全员掌握,而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中去复习巩固拼音,拼音和识字相结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接受能力的提高,会逐渐掌握拼音。一年级出错的知识,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正。

    三、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学习拼音的一个有效手段。儿童一般都喜欢阅读童话、神话、寓言故事,但他们识字量少,可以通过拼音来帮助阅读。教师要告诉学生拼音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最好以实例来让学生体会,班级、家长可以为学生配备一些图文并茂(带拼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借助拼音顺利阅读的成功感,从中体会到了乐趣,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

     当然学生因为年龄小,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这份问卷只能让我们了解大概的信息,更具体的问题还需要通过观察和访谈实录得以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