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两岁的兜仔,愈加抵抗上厕所这回事,稍不如意就坐在地上,再去碰他就直接睡在地上,还要将脸贴着地,屋里屋外都不例外。家里人每天都沉浸在兜仔稚嫩模糊的同音趣味中,又焦躁于兜仔各种抵抗各种拖拉各种反叛中,连一向好脾气的爸爸都开始动武了。在与各类同龄家长交流之后,才猛然意识到,这就是理论上的Terrible
Two。尽管之前接触过一些类似的常识,但真正遇上了,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一个月以前,兜仔吃完饭后能自己端碗到厨房,自己用过的纸尿裤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丢到走廊上的垃圾桶,在外面玩耍后能跟随大人一起回家,与大人的意见不合时能听懂大人的劝说,行为上能有一些约束。现在的兜仔,不端碗不丢垃圾不回家不尿尿不喝水,大人们要求他做的他就偏不坐,叫他睡他偏要玩,叫他向左他偏要向右。外婆说,春节后的兜仔性情大变,不再是以前那个勤快听话自由玩耍的兜仔了,我只能向外婆解释,两岁的孩子在经历第一个叛逆期,或者说他在尝试跟所有人作对,包括他自己。
家里的人都不能适应兜仔迅速的变化,尤其是爸爸。一贯好脾气的爸爸,好几次都动手打了兜仔,现在甚至是动不动就拉耳朵,虽然我也会偶尔忍不住打两下屁股,但我深知我们的这些行为在对兜仔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以至于他现在也会打我,嘴里还喊着“打妈妈,打妈妈”。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应该是很焦虑的,为什么事事都不想遵从大人的想法,为什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不好,为什么爸爸妈妈现在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我今天很慎重的告诉爸爸,以后不能再打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如此强烈,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印在了孩子的眼里和心里,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两岁的孩子在情绪上也很易变。春节以后我给兜仔买了一款平衡车,专门锻炼孩子的平衡稳定性,兜仔很喜欢,出门必带。随着兜仔对平衡车的驾驭越来越熟练,他开始开着车子撞人(家里的人),昨天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他就开着车去撞了外婆,我很严厉的告诉他不可以撞人,否则就没收车子。他立马就憋着嘴,之后哇哇大哭,我还从来没有看见他如此,立马去哄他,他不理我,还把我推开,之后骑着车子往反方向开了很远,誓死绝不回头的样子,过了很久我去邀请他跟旁边的两个大哥哥一起玩,他才勉强搭理我。我们每天上班时都会笑着给兜仔拜拜飞吻,他都会笑着回应,可最近他很粘我们,每天一看到我们换鞋准备出门就跑过来抱着哭,怎么都不肯放手,每天都会哭很久才罢休。我在跟他一起看书时,如果外婆突然和我说几句话,他会很抵触的说“妈妈不跟外婆说话,跟兜兜一起看书”。也许两岁的孩子自身也能感觉到自己在经历的身体和心灵各方面的变化,所以更希望能得到父母温柔的对待和更多的陪伴。
两岁以后的兜仔在语言能力上有神速的进步。以往说话大多不清晰,而且不会自主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但最近一个星期,我发现兜仔已经开始主动的与人交流,而且很多都是以前经历过的人和事,比如昨天看到幺爸的时候,他马上就说“幺爸家有姐姐,姐姐叫李林芮”。今天外婆带他到单位找我,他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兜兜没开车车出来,兜兜拿了挖挖机出来的”,我问他“车车在哪里”,他说“车车在家里的”。按照惯例,睡觉前要将所有的玩具和小伙伴都送回家,昨天发现小黄人没回家,于是他就自己跑到外婆房间问“外婆,兜兜的小黄人哪去了?”,之后又来敲厕所的门问我“妈妈,妈妈,兜兜的小黄人哪去了?”。
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以前兜仔出去玩耍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看到一些大哥哥也只是用目光追随,现在出去看到有大哥哥,自己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疯跑,看到大哥哥们有玩具也会走近观察,在大人的帮助下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除了他的平衡车),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看上去和其他小朋友有一些接触,但只是蹲在一起各玩各的,并没有太多的合作与交流,而且追随也仅限于大一些的哥哥,对同龄或小一些的小朋友甚至时大一些的姐姐都没有共鸣。
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初显。拿着两个车子,他总会区分出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拿着两个橘子也会说大的给妈妈,小的给兜兜。看到外面的挖挖机(兜仔的最爱)也会说“那是大挖挖机,兜兜的挖挖机小,兜兜长大了开大挖挖机”。又一次去巴滨路经过李家沱大桥时,他说“那是桥”,我顺便告诉他“那是李家沱大桥”,过了一个星期我们再经过那座桥时,他自己就在说“李家沱大桥”。后来爸爸又带他过了一次李家沱大桥,我在晚上给他将小马等船过河时,他说“兜兜坐爸爸车车过桥,爸爸开车,兜兜坐车,过李家沱大桥”,我问他“那妈妈去了吗”,他托着下巴想了很久说“妈妈没去,妈妈上班”(我那天确实在上班)。我很惊讶孩子这么小,记忆力却这么好,所以我经常跟爸爸说要少给兜仔接触这些认知性和记忆性的东西,少让他刻意的去记去回忆,多带他看多让他摸,各种身体感官的发展对这个阶段的兜仔才是最重要的。
用心守护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自己的又一次成长。在陪伴兜仔的日子里,我看清了自己在幼年缺失的那份母亲的温情和滋润,明白了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吸收的所有正面的优点和负面的缺陷,理解了在同一家庭中长大的弟弟成年后的各种放纵和消极,深知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一个幼儿成长的巨大影响,所以在育儿路上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造提升自我,努力让自己成长得更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