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点,赢在成长
(2015-02-09 13:42:28)
标签:
教育育儿幼儿教育幼儿园华德福 |
分类: 原创 |
一个朋友的儿子该上幼儿园了,可对传统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很不认同,于是新年的一个周末,我们相约去了北滨路的华福园,参加他们的开放日活动。以前只是在网上关注一些华德福的理念,这是第一次真正的走进华德福幼儿园,接触到重庆华德福的第一个实践者三月妈。那是一个穿着一身麻布衣服、系着麻布围巾的“另类”女人,可她却有着对教育的一颗炙热之心。她创办的重庆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纳溪园,位于南山之巅,已有五年的办学历史。她们详细的介绍了华德福的教育理念以及华德福幼儿园的办学模式,跟我所期待和预想的幼儿园模式完全一致。
华德福幼儿园不分大中小班,3-7岁的孩子都在一个班,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组织活动,大孩子在活动中会起到领导和协调的作用,小孩子则跟随和配合;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的自由玩耍、手工制作、色彩涂鸦、户外活动;烘焙、针线、蜂蜡、家务、种菜等一系列活动都贯穿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我认为这跟传统幼儿园有几点明显的区别:
1.大家庭的温暖
2.回归原始教育
3.活动量增加
5.教师的理解和包容
6.重视教师和家长的自身成长
幼儿阶段(7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应是游戏,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团队协作、文明礼仪、生活常识,在游戏中学会服从与妥协,领导与被领导,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父母在幼儿阶段应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激发儿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锻炼儿童自己处理冲突和困境的能力。
幼儿教育归根结底是父母自身的成长教育,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和老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倾尽所有也不过达到自己已有的水平,可一个孩子的未来却是有无限可能的,长成一棵病怏之树还是一棵参天大树,关键在于树苗的土壤是否肥沃,根基是否牢固。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西南大学的演讲中提到,若把人生比作一场万米马拉松,中国的孩子在前三千米不是吸收营养积蓄能量,而是拼命地起跑,绝不输在起跑线上;中间四千米不是研究战略战术继续补充能量,而是在观众的压力下继续耗费身体的能量,就连停下喝口水都觉得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已是油尽灯枯之势;最后三千米该冲刺了,中国的孩子却倒下了,没劲了,也没兴趣了,终点太遥远,不如及时行乐吧,所以诺贝尔排行榜上没有中国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