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川剧角色三维动画动作调节实现方式

(2017-07-19 13:08:13)
标签:

杂谈

​         三维动画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卡通风格和写实动画风格,由于本片属于科普类型,所以更适合用卡通风格动作来表现。而且川剧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特点,耐人寻味。你要是不看上几部川剧,哼上一两句,亲自表演上一小段,那你还真是做不出川剧的味道来。那么三维动画师怎样表现川剧中生、旦、净、末、丑各角色动画(动作),进而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的呢?

https://wx3/large/bed1ae0dly1fhp3tojytbj20j30d6ajz.jpg


 ​       一、分析剧本与角色的关系

         在做动画之前得充分了解剧本,解读分镜。分析每一个镜头关键信息以及前后镜头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怎样每个镜头融合到整个剧情里去。这就需要熟悉川剧人物性格,并利用每一个机会显示不同的角度、歪头、重心和体态的改变,每一个人物都是按它自己的方式存在的,即使是同一个角色也不能完全按照一种模式来制作动作。例如“老生”这个角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那表现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四十岁老生走起路来,那还是很英俊潇洒,留着把黑黑的胡须;五十岁的老生已不再年轻,乌黑的胡须也转成灰色,但英俊的姿态不减。六七十的老生已是一缕白白的胡须,走起来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动作都是他思维过程的结果。只有投入到角色中去,才可能做出好的动画,仅靠直觉做出来的动画也不会栩栩如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动画师们在做动画的时候,突然站起来表演一段,那就是将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去,去感受这个动作。

        二、三维软件中的动作调节

        具体要如何制作呢?在熟悉了人物之后,再根据上一个流程环节(分镜头设计)所绘制的内容,就该动画师出场,动画师的制作流程包括:

1.k 动画:还是拿老生来说吧,从帷幕后面出来得有预备动作,并不是像我们常人平时看到的那样,直接把一连串的动作摆出来,而是先摆好关键帧,也就是讲故事的pose,最开始看 k 出来的动画节奏不好没关系,但 pose 动作不能相差太远,感觉 pose 不到位的,反复观看老生的动作参考视频,或者站起来,临摹着摆一下 pose,感受一下动作,从帷幕后面出来,走几步路,步伐的距离这些都需要思考。

2. 动画节奏的把握:关键帧 k 好了,再来反复观看动画节奏是否正确,将预备动作时间都考虑进去,这节奏可师生在研究动作调节的实现方式不能全都是一样的快慢,节奏把握不好?那同样的办法,再站起来表演上一段,反复观看直至节奏准确。

3.BD帧:关键帧动画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加BD帧了,做 BD 帧必须包含重叠动作,身体各部分的延迟以及人物的气质特点,四十岁的老生就不要做成六七十岁的老生了。动起来,还得考虑重心的移动,不管是人或者是物,都应该有正确的重心移动,正如武生亮相的动作再帅气,重心不对,那岂不是像“东施效颦”?反复修改,调整,有感觉不对的时候,就是你该站起来表演的时候,去感受动作的要点。动画本身就是一次做不出来的艺术。

三、动画风格的表现

川剧角色动作的动画风格主要就是夸张,夸张是一种对动画尤其有用的效果,因为做动画如果完全按照现实形态来展现的话,可能会显得呆板僵硬。做川剧动画的时候,一个简单的甩绣动作,预备动作只是前奏,一个跟随与重叠,挤压与拉伸,加上慢入慢出效果,做一条完美的弧线运动,配合上一点次要动作,这样的甩绣岂不美哉?再比如动画版的变脸制作复杂,脸谱的叠加和变换很考手艺,因此动画变脸无论节奏还是速度都比真人变脸快,夸张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动画追求的效果。

名词注释:

预备动作: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一个动作以前,总要进行准备。正如人坐在椅子上,想要站起来,总是要先向前倾斜一下身体,才能完成站立的动作,这个倾斜身体的画格,就是预备动作,即与正式动作方向相反的动作,为正式的动作进行准备。

K动画:设置关键帧动画。K是英文单词Key的首字母,用软件做动画的动画师行话把做动画也叫 K 动画。

BD 帧:breakdown 的英文缩写,是两个动作之间的过渡动作 , 中间或过渡位置,在 breakdown 帧通常添加一点额外的运动。

重叠动作:无论你何时有动作,都必须能够过渡到下个动作,身体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时间移动和停止。动作重叠指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趋势,以及如何使用这种趋势从一个动作导向下一个动作。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大学科普》2017年第2期(第11卷 总第39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