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教育机构简介

国内科学教育机构简介
编辑部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是在教育部和北师大的领导下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相关研究和培训的组织机构。她最早创建于本世纪80年代,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下属机构而存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高等教育研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学术水准高的研究团队。北京师范大学直属机构——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04年正式成立。现任所长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
目前,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学科队伍中,所有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带头人为钟秉林教授、王英杰教授,中青年学者有周作宇教授、毛亚庆教授、刘慧珍副教授等。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斌贤教授、李守福教授、项贤明教授、王晓辉教授、阎光才副教授等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也有相当的研究。从学科方向来看,目前,北京师范大学高等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高等教育四个领域。
研究所在继承教育学院高教研究的基础上,要立足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研究,为北京师范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高等教育研究所要针对新形势下国内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力图将理论与高教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研究所集合了教育学院和教育管理学院多位在高等教育方向深有造诣的专家和学者,并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讲学,与学术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稳定的研究团队。
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下设科学教育课程研究所、科学教育跨文化研究所,由廖伯琴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赵保钢教授和杨昌勇教授担任所长。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 12 月,其前身是 2002 年 4 月成立的科学教育研究所。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在科学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具有极大影响力。中心成员立足于基础教育,对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以及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面向教学实践,编写了符合学生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流教材,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理论结合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
中心专职人员廖伯琴教授、杨昌勇教授、李远蓉副教授、巴登教授等皆与国际教育界有长期的合作联系。自2000年1月以来中心成员出版著作总计57部,发表论文累计276篇,提交研究咨询报告18份,培养博士生32人,硕士生 85 人。
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Research Insi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科学教育研究”作为理科教育的基础,研究的是理科教育中的共同性问题,它在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至少已有了30年的历史。有规模地培养“科学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在西方国家也已开始了20多年。相比之下,我国似乎还没有“科学教育”这一学科,相关人才和成果都很缺乏,这对于 “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新的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都是十分不利的。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的考虑,广西师范大学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校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研究所整合了全校理科教育研究的力量,以原有的物理教育研究所、数学教育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和生物教育研究所等为学术依托进行建设。现任所长为罗星凯教授。
为建设一个既能真正集中科学教育研究力量又能得到各方面支持的、有持续发展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所,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采取“虚”、“实”结合的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实行大型综合性课题组的运作模式,尽可能地避免行政和官僚程序的拖累。所有工作以课题为中心、用项目来带动、靠研究本身求发展。
在4-5年的时间内,将研究所努力建设成为:1、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中心;2、科学教育信息和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开发中心;3、科学教育研究工作的服务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Research Insi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华中科技大学所属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前身为1980年10月创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7月28日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4月29日获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6月19日改为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当时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8年高等教育学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MPA)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高等教育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近2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严要求、高起点、厚基础、求是、创新、重实践”的办学传统。
该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研究大学生心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等。培养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培养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高层次大学管理人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学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该院下设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教育评估与开发研究所、院校发展研究所、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同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和院办公室。
该院同国内外有关院校与机构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从1986年开始,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合作,每两年举办1次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现已召开了8次,其中包括1次国际学术会议。本院经常性派遣教师到国外或境外进修、讲学、开展合作科研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聘请了马越彻、原康夫、黑羽亮一、露丝·海霍、约翰·斯通、阿特巴赫、大塚丰等学者为兼职教授,应邀到本学院讲学的国外和境外专家达20余人次。承担的国际合作课题有:“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参与”、“学生贷款亚太地区国际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学生财政与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学费及弱势学生的特殊资助”等。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
Center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是北京大学的虚体研究机构,致力于科学传播的一阶和二阶研究,密切联系科学共同体与公众,推动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中心于2000年6月筹建,2001年6月18日正式成立。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王绶琯院士、甘子钊院士、罗沛霖院士、席泽宗院士受聘担任本中心顾问。
中心近期开展的工作有:组织撰写《中国科普发展报告》;邀请北京大学和社会各界各学科专家学者,举办系列公众科学讲座;与媒体合作参与策划优秀科普图书奖评选活动,策划公益性科普活动及出版科普丛书;举办科学传播讲习班、学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