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

(2013-12-26 01:01:2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973 计划”项目之一

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

 http://s13/mw690/003uENFrgy6Fhak3az24c&690

200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集中优势、超前部署,构筑并优化了“两大学科领域,五大战略重点”的学科布局,两大学科领域分别是指: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目前,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已经组建并开始实施“感知觉与认知的分子细胞基础”研究计划。该计划重点部署感知觉与认知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结构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两大战略方向。为此,国家依托研究所建设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开展系列重要研究。国家“973计划”项目“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的开展和实施,有力的支撑了该项研究计划。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项目的研究内容可高度概括为“P3”计划:(1)组建一个共同的研究计划(Project):聚焦研究当代认知科学的前沿难题—“特征捆绑问题”;(2)构筑一个共同的实验环境平台(Platform):构建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核心的“认知科学”实验环境;(3)创立并优化一个新的原则(Principle)(或新的学说)—“大范围首先”(Global-f rst)学说。因此,该课题对应的包括三重含义:(1)“特征捆绑问题”是要集中研究的科学问题;(2)“不变性知觉”是解决“特征捆绑”这个重要科学问题的“新概念”;(3)“脑认知功能成像”是解决“特征捆绑”问题和发展“大范围首先”不变性知觉理论的“新技术”。该项目首先立足于“不变性知觉”角度,从不同认知层次、不同实验对象、不同实验方法等领域开展跨学科的、范围广泛的“特征捆绑”和“知觉组织”等科学问题的研究,创建3T 功能磁共振成像为核心的“认知科学”实验环境平台,创立具有生物学约束的“整体首先”知觉理论的科学目标,最终建立“大范围首先”学说。其内涵是: 基于“视觉过程是从哪里开始的”科学问题和初期整体知觉的观点来分析,“特征捆绑”是一个错误的、头足倒立的问题;但是,初期整体知觉的“知觉组织”的研究可将这个颠倒的问题再校正回来。针对“特征捆绑”问题,从不变性知觉的角度对知觉组织(尤其是初期整体知觉)进行科学的描述,包括“大范围和局部”关系的科学系统的定义、大范围不变性知觉“首先”的生物学证据的约束。

该项目立足于解决知觉领域的七大难题之一“特征捆绑”问题,创立和发展在认知科学基础理论问题上具有原创性的、重大贡献的“大范围首先的”不变性知觉的系统理论为总体目标,力争五年内发表系列(10篇以上)国际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编纂一部“整体首先”新原则理论的学术专著;造就出一支能聚焦世界认知科学前沿的、深度交叉融合多学科的、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的人才团队。此外,本项目还将推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特征捆绑”问题的研究,比如并行分布的知识表达、基于不变性计算的计算机视觉模型;促使研究人员更加深入的探索大脑的心理和生理疾病(视觉系统损伤、老年病的视觉系统表现、阅读障碍症)机制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