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5-06-28 12:48:24)
标签:
育儿 |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解决问题,能够熟练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弄清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且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并且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反思自己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一些想法:
一、要让学生多做、多练和多说。第一次上这个课时时,从复习导入到进入复习,我都是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编写一道应用题,如:小明去游乐场玩,碰碰车每人玩一次3元钱,小明花了12元钱,一共玩了多少次?接着学生和老师一起找出提供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再让学生动手做题。
反思:太不放心学生了,应该在读完题目之后马上让孩子们动手做题,就算他们做错了,也不要紧的,那时纠正也不迟。而且学生出现错误也更好!因为可以提醒同学们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印象会更加深刻一点。不放手给学生锻炼,分析透彻之后再让学生做题,虽然准确率可能高一些,但是当孩子们离开了老师的分析独立做题时,就不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了。这是在后卖弄的练习中得到的教训。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尽量给孩子们做的、说的和练的机会,效果真的非常明显,同学们大胆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因为他们有了表现的机会。
二、不要讲得太多了。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上课应该为学生服务的,老师不应该是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不能包办代替,该是学生说的,应把主动权还给大家!例如: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14题后,我马上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然后口头编应用题。我顺理成章的说出题目的图意来:小朋友去寄信,有一封信寄本市,3封信寄外地,本市的帖8角的邮票,外地的帖1元2角的邮票,她一共要花多少钱?等老师说完之后,学生已经没有了说的兴趣了,他们想说的,全被老师包揽了。后来我觉得,老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说。可以是自己独立说,可以是同桌互相说,四人小组说、指名学生站起来说……总之采取多种形式,老师不要说得太多,把学生的工作也抢了过来,特别是应用题的复习中。要让孩子们自己看懂题目的意思,自己会说,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