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

关于孩子出牙晚,你必须知道的事!
案例:壮壮一岁了,壮壮每天吃的辅食都是泥糊状软烂食物,比如软烂的米糊,粥等。壮壮目前还没有长出一颗牙,壮壮妈妈很担心:“一起玩的小伙伴们都出牙了,我家宝宝的牙还是不冒头,真让人着急!”
这么说虽然没毛病,但面对孩子出牙晚,难道我们真的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正常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会出牙了,如果宝宝牙齿萌出较晚,对于宝宝口腔的发育、消化系统发育、语言发展、都是有影响的。下面具体说一下:
1.影响口腔发育
牙齿是消化系统的第一站,食物在口腔细细咀嚼,胃肠道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营养元素才能充分助力宝宝的生长发育。但是如果牙齿如果萌出较晚,孩子很难掌控性状较粗较硬的食物,食材的花样化摄入也会受到限制,部分纤维状多,不易咀嚼的食材孩子都吃不了。生活中常见的,孩子的挑食、厌食、偏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处理不了形状复杂的食物。反过来说,如果一直持续吃软烂的食物,回避较硬的食物,就更不利于咀嚼功能的发育,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咀嚼锻炼的少,还会影响咀嚼肌的发育,影响面部面型的发育。
2.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发育
3.影响语言的发育
咀嚼和说话都会用到口周肌肉和面部细小肌肉,而这些部位肌肉的发育程度又直接影响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如果宝宝出牙晚,咀嚼能力和口周肌肉得不到锻炼,自然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育。
4.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那也就是说,虽然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妈妈们不要焦虑也不要盲目等待,完全可以做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刺激宝宝乳牙的萌出,避免宝宝出牙晚。
那么妈妈的哪些行为可以促进宝宝乳牙的萌出呢?
- 营养供给
宝宝出牙是生长发育的过程,生长发育离不开自良好的原料供给。
蛋白质、钙、磷是牙齿的基础材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是构成牙釉质、促进牙齿钙化、增强牙齿骨密度的重要物质,镁可以改善骨的矿物质密度,促进牙齿生长,如果缺乏这些营养素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牙延迟、牙齿发育不良等问题。因此,在宝宝出牙的这一阶段要重点关注以上营养素的摄入。
http://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00831/9edcc0c95ba63f816242b19b355964de.jpg
- 食物性状
http://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00831/90d97a3a8445b58220f6a821fbe804e0.png
- 咀嚼锻炼
人的任何一项能力都是用进废退的,咀嚼能力也不例外。只有经过经常锻炼,咀嚼能力才能够逐渐增强。那么,如何进行咀嚼能力的锻炼呢?
6-8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妈妈们要根据婴儿不同的月龄,在充分顾及到营养平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食物的硬度、柔韧性和松脆性,为口腔肌肉和舌部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使其得到充分发育。
同时,在这个阶段,可以借助一些小零食来助力宝宝乳牙的萌出,比如磨牙棒、手指酥等,可以刺激宝宝口腔的动作,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可以玩一些小玩具,比如小喇叭、小勺子等,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咀嚼训练。
http://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00831/9db8f68166d1187bec3c047f3f00a22a.png
综上所诉,宝宝出牙的早晚不仅取决于遗传、早晚、疾病等外在因素,同时也取决于妈妈的营养观念和喂养方式。如果营养不良或喂养方式不当,也会造成乳牙萌出迟缓,而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如果孩子出现出牙晚的情况,妈妈们需要花一些心思来促进乳牙的萌出,而不是一味的焦虑或者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