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提醒您,这些防蚊产品不要给宝宝用

夏天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到了夜里,被蚊子支配的恐惧真是让人气得睡意顿无。相信宝妈们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宝宝不被叮醒,追着一只蚊子满房间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户外,总是少不了蚊子的追随,驱蚊产品有很多,但是宝宝皮肤娇嫩,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初哆咪在此整理出常见的防蚊方式和防蚊攻略,希望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找到适合自家宝宝的防蚊方法。
初哆咪育儿:宝宝防蚊产品,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宝宝驱蚊产品中包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及柠檬桉油(OLE)4种。
根据美国CDC的建议,宝宝满2个月之后可以开始使用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驱蚊酯(IR3535)的驱虫剂,而对于未满2个月的小婴儿来说,即使是纯天然的驱蚊剂也尽量不要使用。所以,初哆咪建议未满2个月的宝宝尽可能使用物理驱蚊法。
在驱蚊成分的安全性上,美国儿科学会(AAP)更加推荐给宝宝使用含有派卡瑞丁(picaridin)、避蚊胺(DEET)的驱蚊产品。
同时,美国CDC不推荐3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含有柠檬桉油(OLE)的驱蚊产品,因为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明儿童使用含有柠檬桉油的驱蚊产品的安全性,而且,柠檬桉叶油中的香茅醇是已知过敏原,有导致宝宝过敏的风险。
https://p9.itc.cn/images01/20200727/dbb44cc5d75940dabcccf722b6ebfcbf.png
妈妈们在购买时,只要看看产品成分表上的成分,即可找到适合宝宝的驱蚊产品。
总体来说,相对于化学防蚊方法,物理防蚊方法更加安全有效,应当成为爸爸妈妈们的首选。
初哆咪育儿:安全便捷有效的物理防蚊法:
在室内,平时做好室内卫生、保证垃圾常倒、定期清理地漏,屋内没有积水(蚊子的幼虫在水中繁殖);同时为宝宝的房间安装纱窗、蚊帐,是最安全的防蚊方法。
当带宝宝到公园、绿地等蚊子经常出没的户外场所活动时,则可以为宝宝穿上轻薄透气的长衣长裤,既防蚊又可以防晒,一举两得。
这几种不靠谱的“防蚊方法”,初哆咪不建议给宝宝使用
- 成人花露水
成人花露水中基本都含有乙醇,有的浓度甚至在70%以上,给宝宝涂抹在皮肤上有引发酒精中毒的风险。此外,其中还可能含有香精等不适合婴儿的成分。
2、蚊香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蚊香及电蚊香是采用含有拟除虫菊酯类的化学成分来灭蚊的,对6个月以下的宝宝和孕妇建议不要使用,没标注具体成分以及成分含量的无味蚊香更不要使用,在密闭空间中也应少用电蚊香。
3、清凉油、风油精
这二者中含有的樟脑成分对宝宝有一定毒性,过量还会引发宝宝中毒。美国曾经规定樟脑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儿,加拿大卫生部也将樟脑列入儿童有害物质。
4、杀虫剂
宝宝的房间绝对禁止喷洒杀虫剂。宝宝如果吸入过量的杀虫剂,会发生急性溶血反应、器官缺氧,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脏器受损或转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妈妈可以在暖气罩、卫生间角落等房间死角定期喷洒杀虫剂,但一定要在宝宝不在的时候进行,并且要注意通风。
说了这么多防蚊心得和攻略,初哆咪希望爸爸妈妈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家宝宝的防蚊方法,让宝宝度过一个“默默无蚊”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