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新
公元十世纪初,契丹人在“寒日川高睹,颠风草木昏”的北方纵横驰骋,开疆扩土。彪悍的契丹民族“儿童能骑马,妇女亦腰弓”,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率领下,经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征服了周边各个民族,建立了气势恢宏的大契丹国(历史上两次称契丹,两次称辽)。契丹建国前后,统治者采用“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的办法,将部分被征服民族的人民安置在辽西的大凌河流域。建州就是辽太祖为安置被俘的人民建立的。
http://newpaper.cynews.com.cn/upload/xpaper/2022-04-15/1_1093_1046_2456_1947.jpg
辽代建州古城原址
http://newpaper.cynews.com.cn/upload/xpaper/2022-04-15/1_124_2454_1031_3826.jpg
朝阳县大平房黄花滩的建州古城墙残垣
辽初,辽太祖将原唐武德年间设置的昌黎县旧址进行修葺完善,建立节度级别的建州,隶属于中京道管辖,此建州古城址位于今木头城子镇(现城址大部被冲毁)。由于建州在大凌河南岸,屡遭水害,辽圣宗时将州治迁到大凌河北的唐崇州故城,就是现在的大平房镇黄花滩村。现在的黄花滩建州古城址保存较好。城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800米,西北角现残留一段长约300米的城墙,墙基宽8米、顶宽2米、存高3米、夯筑。城址中部现存有四层台式土筑台基一座,城墙外两道护城河依稀可见。城外西北山岗耸立佛塔一座,为建州城的标志。
大平房镇黄花滩村建州城址所在位置,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物产丰富。周围峰峦叠嶂、险峻诡谲。大凌河、老虎山河在此交汇,犹如两匹狂野的骏马倾泻而下。这里既有山川之险又有舟楫之利,因此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辽历代统治者都对建州苦心经营,建州出现了物阜民丰、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就连出使建州的北宋官员都对建州啧啧称赞,他们曾写下“千里封疆蓟雷间,时平忘战车马闲。居人处处营耕牧,尽室穹车往复还”,“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赞美建州的诗句。据有史可查的在建州仅辽代担任节度使、刺史的就有20余位,有皇族的耶律宗政、耶律庶几、耶律学古,韩、刘、马、赵辽代四大家族均有人担任建州主官。赵氏家族的赵思温、赵彦晖、赵延宁、赵为航、赵匡符,刘氏家族的刘伸,马氏家族的马人望,韩氏家族的韩绍基,后晋石敬瑭后裔的石延煦、石匡弼等。
赵思温,辽代名臣,辽太宗年间曾担任建州节度使。任职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赵思温在辽代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他上演的“太后断腕”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辽太祖驾崩时,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她为了让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极力压制太子耶律倍,并将支持太子耶律倍的大臣以“陪伴先帝”“传话于先帝”的理由,杀害了一百多位贵族大臣。当轮到赵思温时,赵思温说:“与太祖谁也没有你亲近,你若先去传话,我一定跟着去”,述律平被将了一军后,忽然抽出腰刀,砍下自己的右手,放入太祖的棺内,于是停止了杀戮。这就是“太后断腕”的故事。
刘伸,辽道宗年间担任建州节度使。他少年时就以诗词闻名朝野。辽兴宗重熙五年(1036)中进士,授彰武军节度使掌书记、大理正。因陈奏案件向兴宗进言,升为枢密都承旨。后改任西京留守,崇义军节度使。在职期间政务简静,尽量不扰民。道宗继位后,任参知政事,后遭耶律乙辛排挤、抵诬,出任建州保静军节度使。退休后,回燕京,适逢燕蓟地区发生大饥荒,他与其他官员每日济以粮食、粥饭,救济不少饥民。
马人望,在辽道宗大安年间任建州节度使。他赴任建州时,建州有两个官吏凶残暴虐、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老百姓畏之如虎,敢怒不敢言。马人望到任后,倾听群众呼声,迅速召见这两个暴吏,对其进行严厉申斥,并暗中调查这两个酷吏违法犯罪的案情,很快调查清楚了他们的劣迹,然后给其面部刺字并发配远方,打击了暴吏的嚣张气焰。这年,辽朝统治区由于天灾人祸,人民饥寒交迫,只有马人望任节度使的建州粮草丰盈,路不拾遗,人民幸福安康。
大家都知道,五代时期祸国殃民、丧权辱国的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的故事。石敬瑭死后,将皇位传给其侄石重贵继位,是为出帝。石重贵继位后因对辽“称孙不称臣”,于是辽攻伐后晋,于开运三年(946年)灭后晋。晋出帝石重贵随即与李太后、安太妃、皇后冯氏、弟重睿及子延煦、延宝等举族北迁。在迁徙途中,安太妃双目失明,禁不住颠簸之苦,病死于途中。948年2月石重贵一行被安置在建州,就是现在朝阳县波罗赤镇黄道营子的“安晋城遗址”即李太后请求的“耕垦自赡”之地。李太后到建州一年后因病无药可医也含恨死掉。作为帝王之家的石氏在此饥寒交迫,过着屈辱的生活。辽穆宗登基后,封石重贵为晋王,其子石延煦又担任了建州节度使、建州刺史,他们的生活才有所改善。石重贵自948年到建州至974年去世,他在建州生活达26年之久。石延煦任建州节度使16年、石匡弼也担任较长时间的建州节度使。他们经营建州期间多有建树。至今,人们谈起石敬瑭家族的人生际遇还是唏嘘不止。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大平房镇黄花滩人。年幼时家里清贫,食不果腹,但他好学上进,刻苦读书,在建州颇有文名。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第一名的好成绩,夺得了当年的科举状元,自此进入辽国政坛。1065年,因奏事失误被贬为惠州(今建平县惠州)刺史。1068年出知参知政事,加工部侍郎。1072年被拜为北府宰相。1075年赐张孝杰为国姓,称耶律孝杰,1079年,辽道宗将张孝杰比为唐代名臣狄仁杰,赐其名为耶律仁杰,此时张孝杰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张孝杰为官后,善于阿谀奉承,贪得无厌。拜为北府宰相后与南府宰相耶律乙辛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制造了“十香词”冤案,阴谋陷害皇后萧观音,害死萧观音后又诬陷皇后之子、太子耶律浚谋反,害太子死于狱中。后来,辽道宗逐渐察觉了张孝杰的奸佞,1080年将其贬为武定军节度使,1081年张孝杰因罪削职为民,数年后死于家中。辽天祚帝继位后,张孝杰被剖棺戮尸。《辽史》载“初,孝杰及第,诣佛寺,忽迅风吹孝杰幞头,与浮屠齐,坠地而碎。有老僧言‘此人必骤贵,亦不得其死’。竟如其言”。就是说:当初,张孝杰刚刚考取状元,有一天到建州的佛寺拜谒,忽然一阵大风吹起了张孝杰的帽子,高高飘起的帽子与建州塔的塔刹平齐摇曳。有一个老僧人见此情景说:“这个人必然很快富贵,但会不得善终”。回头看张孝杰的人生际遇,真的如那位老僧说的那样。建州才子、一代状元、显贵无人能及的张孝杰忘了初心,竟落得剖棺戮尸、骂名滚滚的下场,实在令人叹息。
金、辽交替之际,为争夺建州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发生了数次激烈的建州争夺战。当时,辽的外戚遥辇昭古牙部驻守建州,1124年金朝的大将斜野率金兵袭击在建州的昭古牙部落,昭古牙率部誓死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昭古牙兵败,斜野俘获了昭古牙的妻子、儿女以及众多的官僚贵族。不久昭古牙又攻占了建州,金军统帅挞懒率大军又攻打建州,昭古牙拼命抵抗而无果,挞懒擒获并杀死昭古牙的部将葛鲁爆、白撒葛,招降建州民众一千余人。昭古牙再次反攻,挞懒攻破兴中(今朝阳市)兵后,派部将阿忽继续攻打建州,建州官民大部分被其俘获。最后,独力难支的昭古牙被迫降金。争夺建州的战争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将领之多,在辽金战争中实属罕见,充分反映了建州争夺战的激烈程度。顺便说一下金军统帅挞懒。挞懒汉名完颜昌,是南北议和的倡导者和促成人。“靖康之耻”中被俘获的秦桧就是被他放回去的。后来,因与亲王鹘懒勾结,准备据燕京谋反,事泄,被金兀术杀死。金兀术汉名完颜宗弼,女真名完颜兀术,就是《岳飞传》中强悍暴虐,诡计多端的兀术四太子。
1126年,金军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宋钦宗向金投降。1127年金将俘虏北宋的徽宗、钦宗二帝及贵族、官僚、艺人等三千余人押解北归,这就是北宋的徽、钦二帝被俘事件,也是岳飞《满江红》中所提到的“靖康耻”。金把徽、钦二帝一行由燕(河北一带)出发,押送到中京(内蒙古宁城)、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后,又经建州镇(大平房黄花滩)、霸州(朝阳市),过闾山(今北镇),渡辽河到了东京(辽阳),再北去经八面城(今昌图县北),一直押送到大北方的上京(五国城)去了。经过繁华建州的徽、钦二帝不知作何感想。最后,两个风流皇帝因声色犬马,最终落得坐井观天、客死他乡的下场。
辽太祖时期辽地佛教兴起,辽太宗时期,辽朝大规模占领汉地后,为了争取汉民民心,加强占领区人民的统治,统治者大力倡导佛教,因此,佛教在辽朝各地迅速传播,逐渐成为辽朝的国教。到了辽代后期,辽的统治者对佛教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辽兴宗耶律宗真在重熙七年(1038)曾到佛寺受戒,想要舍身为僧。辽道宗经常召僧人入宫讲经,还命皇太子写佛书。末代天祚帝耶律延熹更是将佛教发展到顶峰。因统治者崇信佛教,于是在辽朝各地大兴土木、兴建寺塔。围绕建州的三座佛塔就是为繁荣建州经济,推动佛教发展而兴建的。
八棱观塔又称八面玲珑塔,位于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北塔山顶部,与辽代早期建州城址隔河相望。塔为砖筑实心八角十三级密檐塔。由塔基、三层须弥座、塔身、十三级密檐构成,该塔乃辽塔中的精品。束腰部分雕刻侍者和伎乐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塔身上所雕胁侍、菩萨、飞天、宝塔、祥云等精雕细刻,所雕佛像与众不同,十三级密檐均有木构建筑砖雕斗拱,而且斗拱形制复杂多样,八棱观塔结构新颖独特、玲珑精巧、雕刻精美绝伦,在众多辽塔中实属罕见,八棱观塔于2012年对本体进行了维修,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滩塔又称建州塔,位于大平房镇黄花滩村北山顶上。塔为八角形实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十三级密檐组成。八角形砖基座,基座上为两层须弥座,须弥座以素珠仰莲承托塔身。塔心室内后墙上有彩绘佛、罗汉像。塔身其他七面各浮雕立佛一尊,黄花滩塔结构新颖,雕刻简洁。2012年完成了本体维修,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房塔位于大平房镇东平房村塔子沟东南小山坡上。塔为砖筑六角形实心九级密檐塔,塔由塔基、须弥座、塔身、九级密檐组成。壸门内雕伎乐人,或坐、或立、或翩翩起舞;或吹笙萧,或弹琵琶,或敲鼓,姿态各异,活泼自由,六角各雕力士像,作肩扛塔身状。上为仰莲、仰莲上层为金刚杵、法轮等法器,上一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倚柱呈八角形,南面设假门,门楣上雕刻二龙戏珠,上垂华盖,两侧雕胁侍、飞天。北面设假门,门两侧雕力士,上垂华盖、飞天,其他四面中央雕座佛一尊,还有胁侍、菩萨、飞天、华盖。大檐斗拱为四铺作砖雕斗拱,塔上叠涩出檐为五层砖。该塔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事有代谢,往事无古今”,契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他创造的历史文化却是风剥不掉,雨蚀不尽,至今还有大平房塔、黄花滩塔、八棱观塔、双塔寺双塔巍然耸立。
(稿件由朝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