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石塔
金代
佛像
道人
在蒙山旅游区柏林至景区的路边,摩天岭之巅,有一座七级浮屠。一般的记载为金代所立,但是由于碑身刻文历经800余年时代的风雨侵蚀,多已模糊不清,难于辨认。因此,对于该塔的建设目的,则已经仅仅剩下传说了,当地流传的传说如是:
金代有个全真派的道士人称杨真人,在蒙山白云岩清虚古观修炼期间,曾得到蒙山之阳的一个山村农夫的帮助,他修炼得道后,飞升空中绕村三匝,点头向村民致谢,该村因此得名“杨谢”。杨谢村就位于摩天岭之阴,杨真人在空中点头致谢时,发现了摩天岭这条龙脉,看出此乃风水宝地。于是他在羽化成仙的时候,命其弟子将其葬于摩天岭上。待他羽化之后,弟子遵命将其葬在了摩天岭之巅。
为行孝道且方便乡民的祭拜,杨真人的弟子们又募化钱粮于金代大定十三年(1173年),随着金代统治者女真族的文化不断影响,佛教逐渐盛行,但人们依然不忘对杨真人的感激之情,民众于是聚资在杨真人墓前建起了佛塔一座。
传说终归是传说,对于一位去世的道教的道人,为何要修建一座佛教的七级佛塔,这本身就存在的宗教上的不合理,且羽化成仙,绕天转圈,则就更加的神话故事,为了一究其因,最大可能的破解佛塔建设背后的秘密,还是需要一一进行解读。
首先,咱们先解读一下摩天岭佛塔的区域环境情况,即古人所言”风水“。佛教造塔,一般要讲究周边区域环境,摩天岭佛塔位于蒙山之阳,锁在蒙山蒙阳峪的沟口方向,其与蒙阳峪顺谷的连线一致,且正好90°垂直于蒙山的310°山势走向,在过去没有罗盘的情况下,确定的如此精确,对蒙山山体走势的确定也是让人惊奇,另外,该塔到独秀峰顶的距离为6.66km。应当说,从风水学的角度看,该塔锁住了蒙山之要关。(如下图)
http://s15/mw690/003uBJbnzy6Vfk8AWGG5e&690
http://s10/mw690/003uBJbnzy6Vfk9xhvr29&690
佛塔七级,由灰岩雕刻而成,平面呈八角形,第二层东西南北四面均雕刻有佛像,第三层的南面有一尊佛像。在塔身第二层东南方向刻有铭文,虽然模糊,但对于铭文的解读,则是具有第一的价值。
(下一篇将单独解读塔身铭文)
2015年9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