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高效课堂》学习笔记(一)

(2016-07-15 23:24:46)

               读《高效课堂》学习笔记(一)

一、说课的内涵界定

说课的定义:教师主要用口头语言对自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教学行为。它作为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基本构成,是课堂教学行为的眼神与扩展,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替身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和桥梁。

郑金洲,《说课的变革》,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三重内涵:

1)说课首在交流。重在口头语言的交流。教案是教学的依据,说课则是交流的工具。教案本省不具有交流的功能,它只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指南,但是当我们把教案的设想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教案就转化为我们说课的内容,就能够成为我们交流与反思的对象,只有在说课交流中,教师的隐形认识才能外显化,即将教学中的思考、设想、假设、理念的呢过外显出来,使听者清楚地理解执教者的设计意图。

2)说课重在分析。重要的是说明,即分析与诠释。说课不应该简单地解释为说说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而是应该说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背后的“道理”,应该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的教学活动,对教学设计背后的意图、目的、理论来源、个人立场、文本诠释等进行深度的剖析。教师需要在“课”的分析上很下功夫。

3)说课凸显智慧。说课是一个充满着复杂性、丰富性、多元性与个性化的领域。在某一具体的说课案例中,说课活动该说什么、怎么说,都是可以灵活多样的。

二、说课的内容

原则上说,凡是教学活动的所有要素与环节都可以成为说课的对象。说课的内容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课堂流程可以分为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实施、说教学收获等;按照课堂教学的要素可分为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方法等。

说课的内容不仅与分类标准有关,而且也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20世纪90年代,说课内容界定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编写的《说课论》,基本内容有四大类: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教材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材的“两基三点”;对教材的具体处理。说教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选择的方法是什么;选择这样方法的根据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所选择的方法有怎样的改进和创新。说学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本节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主要做了哪些指导;进行这样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根据是什么。说教学程序设计包括的内容要点有:课型的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说课内容页随之不断拓展。例如,从过去的重视说教材到现在的重视说课程资源开发,从说教学预设到说教学生成等等。

(一)说教学设计

1、说教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原点,任何教学活动其实都是基于某些教学理念二建构起来的。无论教师自身是否意识到教学理念的存在,其教学行为都受到自身所持有的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在与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并在心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统领、指导下,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说课中,不仅要留意教学理念的叙说,更应该有意识地用课改所倡导的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请我们自身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集中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需要在说课中予以关注。

首先是生命生成的教学观。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授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从自身经验与认识出发进行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共同经历探索、思考、发现与感悟的历程,共同体验探索过程中的焦虑、困惑、兴奋等情感。可以说,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师生共同书写的成长故事,是师生之间生命质量的丰富、体验和提升的过程。

其次是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只有借助学生主动的内化才是可能的。因此,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更具有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包括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是二次开发为特征的教材观。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张树立“用教材教”的崭新教材观。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师自身对教材的创造性解读来灵活地运用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必须超越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角色,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必须树立课程资源与课程开发的意识。

第四是以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观。新课程倡导改变传统的一筛选、甄别为目的的教学评价观,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学评价观。应该讲教学评价的重心指向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进步和成就,引导学生通过诊断性评价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说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这些新课程的教学出发来审视自身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说课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避免两种偏差:一是忽视说教学理念,不愿意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引向教学理念的深度;二是脱离课例,泛泛而谈,缺乏对教学理念的细化与分解。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说教学目标应该注意体现如下两个要点。

1)注重三维目标的阐述。说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并且力图实现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机融合。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机融合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在说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2)注重目标表述的清晰。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行为动词来进行表述,因此,说教学目标应该注意行为目标的运用。具体要注意一下几点:教学目标是反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或者“学生将是社么样的”来描述。教学目标必须描述通过学习可以预期的具体学习结果,而不是遥远的未来。

3、说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是搞好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学生分析的越全面、透彻、具体,教学活动就越容易取得实效,教学的效益就越高。学生分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的分析,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分析等等。其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是学生对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立足点。对学生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正确、准确的分析学生的能力,既是正确、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泛指对学生学习新的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如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价值观念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是指随着教学情境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认识误区等的分析。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分析,是指分析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的学习方式,如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等。

在分析学生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忌面面俱到,应该选择那些与本节课教学设计有着密切关系的方面加以重点考虑,将其作为说课的对象。二是切忌泛泛而谈,说学生分析要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展开,不能剥离具体的案例抽象地谈论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等。三是关注学生差异,说学生分析不仅要说出学生的整体多具有的特点,同时也要具体分析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学习差异。只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差异,这样的学情分析才显得具体、深入。

4、说教材处理

对教材的钻研、重组和重构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尤其强调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与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在解读和运用教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

说教材处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说教学内容的结构。教材知识是一个完整地体系,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教材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在分析教学内容时,需要把具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的章节,乃至全部知识结构进行关联考虑,理清课时教学内容在知识整体结构中的位置与作用。

其次是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的重点一般是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把握了教学的重点,我们就能以纲带目,纲举目张,举一反三,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困难之所在,对教学难点的分析应该尽可能地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展开具体的分析。

教学的关键点是指教学内容中对顺利学习其他内容其决定作用的知识。关键点的具体处理,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来展开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可能是重叠的,也可能存在差异。

第三是说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教师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拓展,这个过程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

5、说教与学的策略

教与学的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说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说课者预备采用的教学方法、应用的教学媒体等,其中重点是讲清楚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策略,其优点有哪些。

说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说教与学的策略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景展开具体的分析,切勿泛泛而谈、空乏而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教师素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与学的策略也就会有所不同。例如不同的教学目标就要考炉不同的教学小恶略。知识性目标往往采用讲解或讲授的方法,动作技能类目标则主要采用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能力目标往往需要以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的方法为主,情感态度目标则需要考虑陶冶的方法等。

6、说教学程序设计

1)教学程序设计具有假设性。因为真实教学活动的展开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或者说真是的教学总是生成的,要在程序设计中预留教学生成的空间。

2)教学程序设计具有科学性。必须说出教学程序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意图,不能把教学程序设计变成简单的叙述教学过程。

3)教学程序设计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程序反映的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活动结构,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活动序列。说教学程序设计不能脱离教学活动的结构从而抽象地谈教学理论,而是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活动结构来阐述教学设计的潜在理论与理论依据。

(二)说教学实施

说教学实施,就是课后说课。一般可以从教室引导、学生参与和教学生成等若干方面来说课。

1、说教师引导。新课程要求教师自觉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即从传统的“教书匠”、“讲解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同伴”。重点阐述教师“引导”的智慧和学生参与的实践。

2、说学生参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需要以学生主动的课堂参与作为前提,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说学生参与,必须考虑学生参与的多个角度与多种内涵。

在性质上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在表现形式上分为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三种方式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3 说教学生成。教学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现代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师奖、学生听的单项传递过程,而是教与学双边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总是,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视野中,“生成”意味着接近教学的真实,反映教学的常态,而且对生成的处理往往折射出教师的智慧。

说教学目标的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的修正、补充,乃至拓展。

说教学过程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情是不断变化,师生互动的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教学过程就必然具有生成的特性。重要额是,真实有效的教学生成往往蕴含着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教育机智,因而,更应该在说课活动中进行充分的展现。

(三)说教学收获

主要指教学结束之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分析与评价,包括教学效果的评价、存在问题的分析、教学实施的感悟等。

说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师教的侧面和学生学的侧面来展开。现代教学理论更重视学生“学”的维度,强调以学论教,倡导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来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的成效。

说存在问题,可以围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遗憾、不足等来展开。

说教学感悟,可以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同行的听课观摩、理论的研修学习来展开。教学感悟反映的是教师认识的深化,展现的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心路历程,在说课活动中应该给予重视。

 

<高效课堂>主编:苏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