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自制教具学具玩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标签:
育儿 |
分类: 论文评选 |
为了进一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能积极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学生开展自制教具、学具、玩具等活动,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显著作用,在评选过程中,发现师生在制作教具学具玩具时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影响到了制作成果的质量,针对这样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有教学性。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实验教学、提高师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微观的现象宏观化,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有科学性。教具制作的原理科学准确,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教具所演示实验内容符合科学原理,给学生提供的直观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体现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有创新性。教具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新的实验活动方式、方法和内容。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在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整合方面有新创意。这是自制教具学具的根本,也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创新性不足的教具是没有生命力的。初学者应在现有教具的改进上下功夫,然后一步一步深入,不要希望一步就能有个发明创造,创新没有捷径可走。
4、有启发性。教具应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思考,适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与合作交流。学具应体现对科学知识的准确解读,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和使用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玩具应适合幼儿的特点,引发幼儿的思维,唤起幼儿的想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5、有实用性。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造价低廉,外形美观,便于自制推广,在探索性实验中能进行系列化实验,在演示学科现象的同时能揭示科学原理,注重研制包含软硬件联合使用的教具。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幼儿园玩具应注重玩具的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
2015.6.16